
幼师教育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师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幼师教育随笔1面对幼儿的挑食偏食,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常常为了幼儿能吃下不愿吃的食物,我们总会积极地开动脑筋,家园配合,了解幼儿挑食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其一点点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在面对孩子挑食偏食的这个问题时,我认为既要坚持也要妥协,这点常常是很难把握的,就要看老师怎么来处理这件事,我这里所说的妥协,并不是一味的让步、迁就幼儿,当然坚持也不是一味的按成人的观点,来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坏习惯,而不考虑到幼儿本身是否能够接受。下面谈谈我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
关于挑食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们小四班的美女小冉,有一次在吃午饭时,已经开饭15分钟了,小冉一口未动地坐在桌子前,一脸痛苦地表情,我走到她面前拿起勺子,准备喂她,她哭着说“有肥肉……”,怎么也不愿张口吃饭,哭得好伤心,还吐了出来,为了暂时的安抚她的情绪,我允许了她不吃肥肉,她才安静下来。晚上放学时,我及时地同妈妈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小丫头不愿吃肥肉,原来是怕长胖、不漂亮了。第二天早晨入园时,我找时间同她对昨天不吃肥肉的挑食情况,进行了谈心。告诉她小肥肉昨天听了小冉不喜欢它的话,回家后可伤心了,特地让周老师来同小冉谈谈,让我问问你,为什么不喜欢它,不愿和它做朋友呢?见我这么说,小丫头说出了怕变胖的想法,我接着她的话往下说,“谁说吃肥肉会长胖的?你看看,周老师胖不胖?”她摇摇头,“周老师这么瘦,就是因为我喜欢吃肥肉,悄悄告诉你,不吃肥肉的人,才会变胖。你看看,从昨天到现在,你的小脸上长了一圈肉,就是因为没有吃肥肉。”我又问道:“周老师是不是很苗条?”她点点头。“那你想不想像我一样?”她又点点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吃肥肉会变漂亮的,你想不想比萱萱(我们班公认的小美女)还漂亮?”这次她终于开口说道:“想。”“那你下一次一定要吃肥肉哦,这样你就会越来越漂亮,到时我就叫你‘小美女’好不好?”她点点头,开心的上位玩玩具去了。到了下一次吃萝卜烧肉时,当我走到她身边,她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把小肥肉吃下去了。”听了她的话,我立即在全班面前说道:“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小冉现在越来越漂亮了?还成为了小四班的.‘小美女’,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是因为她吃饭从来不挑食,特别喜欢吃肥肉。”小丫头越听越开心,一勺一勺的把肥肉和米饭直往嘴巴里送,脸上全是得意的笑容。从此以后,小丫头不再抛弃小肥肉,也开始慢慢接受它了。
通过小冉挑食事件的处理,我想说的是,在出现任何问题时,我们老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即使有时说了“善意的谎言”,也是可以原谅的。在处理幼儿挑食偏食问题时,一定要善于同家长、小朋友两方面做好沟通,用童趣化的语言,去同幼儿交流,对于他做出的点滴进步,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有时候妥协,并不是意味着让步,而是给我们下一次接触幼儿时的聊天和劝说,打开了方便之门,不是吗?让孩子更加愿意亲近老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便于我们进一步的对症下药。而这里所说的坚持,我认为应该是在帮助幼儿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的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老师会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肯定会有想放弃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坚持、再坚持了,不是吗?
幼师教育随笔2子轩在和孩子们玩耍时常常带有攻击性,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孩子:区域游戏时常常把别的小朋友搭好的楼房推倒;户外游戏故意用自己的身体去碰撞另外一些孩子,他频繁的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老师常常听到孩子们对他的控诉,因此在自主游戏时很少有孩子选择子轩作为自己的玩伴。并且集体教育活动中,子轩常常会乱说话,做鬼脸扰乱课堂秩序,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我一直对他感到头疼无比,同样子轩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奖品。
一个偶发事件改变了我对子轩的看法。
大雪过后,操场上的积雪已经融化,但有些积水。憋了几天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去户外进行游戏。游戏后孩子们收拾活动器械,土堆旁边的十几个轮胎却无人整理,因为轮胎上有水和泥巴,孩子们都说太脏了。子轩却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去收拾,我不嫌脏。”说完子轩就去滚轮胎,在子轩的带动下也有另外的孩子也去滚轮胎。收拾完轮胎后,只见子轩的手、衣裤上沾满了泥巴,脸上的汗水和泥土混在了一起,看着子轩的花脸我们都笑了。活动结束后在组织幼儿的交流中,我表扬了子轩,并发给子轩了奖品。我注意子轩把奖品小心地放到了兜里,这大概是子轩得到的第一个奖品,十分珍惜,生怕被别的.孩子抢走。
活动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于每个孩子,特别是我们眼中的调皮孩子,教师更应该带着一颗敏锐的心,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幼师教育随笔3球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一种器械玩具,是锻炼身体的好帮手,每天的活动都少不了球,但是球拍上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不再对球感兴趣了,为了让幼儿拍起球活动一下身体,锻炼幼儿拍球技能,学会控制好球,增强体质,减少生病的次数。
拍球活动时,我看到没有拍球的幼儿就过去提醒他拍起来,自己在一边看着,就这样日复一日,幼儿对球产生了厌烦感。开始有一两个幼儿蹲坐在球上,成了许多个幼儿蹲坐在球上。出现这种现象,我感觉幼儿的拍球水平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怎样才能让幼儿对球产生更浓的兴趣?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我看到自己以前读过的《读者》,书上有这么一句话说:“不是学生不爱学,而是内容太无聊。”结合幼儿拍球的情况来看,我明白了,自己在教幼儿拍球时出现了很多的错误。我不应只站一旁看着,不应只让他们不停的拍球等等?
第二天,我改变了原始的拍球玩法。拍球的时间到了,我和幼儿一起拿起球,让他们一起和我喊口号拍球,我说“抱球准备!”当我喊这个口号时,幼儿们迅速的从拍球的过程中停下,抱住球。同时幼儿回应我:“准备!准备!”说明都已经准备好了!“开始”一声令下,幼儿们一起拍球,我也夹在他们其中。我拍球加了新的拍球玩法教给幼儿,让幼儿试着去拍,玩法有双手拍球改换单手拍球、跳着拍球、跨球、滚球、抛球、传球等等,以增加乐趣。
幼儿们的兴趣逐渐提高,越来越爱拍球了,听幼儿的家长说“幼儿买了球在家里的院子里拍,拍的可好了,花样很多!”我感到很欣慰幼儿的拍球技能已经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虽然这样的活动完成的不错,但还有些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继续加强。
幼师教育随笔4今天值日生小朋友做完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后,阳阳对着我说:“老师,花盆里的泥土有的都干裂了,我去给花儿浇点水吧!”听到了他的建议,我很高兴,孩子们观察自然物很细致,而且还会主动“关心”自然角了,我忙说:“好的,我们一起来给这些 ……此处隐藏6287个字……捧着一只小鸟,后面跟着一大群的孩子,大家都是一脸的兴奋。
“快,找个东西把小鸟放起来。”于是我在橱里连忙找了一个篓子,钱老师把小鸟轻轻地放了进去,本以为小东西会在篓子里扑棱扑棱飞个不停,可它竟然躲在篓子的角落一动不动,看着它的样子真是好可怜。这时候,孩子们已经议论开了,给它吃什么?小鸟生病了吗?还是放它走吧……
于是,我抓住时机,参与了孩子的讨论。
“小鸟一般都很灵活,不会轻易被人抓住的,这只小鸟怎么了?”
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它肯定是受伤了。”“一定是天气太冷吧。”“它又冷又累。”“它可能吃得太饱飞不动了。”“也可能是它的身体太胖了。”……
“小鸟被我们抓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又问。
“找点树枝来,给它做个鸟窝吧。”“还要给它喂点吃的。”“找点棉絮给它盖着吧。”……
瑶瑶说:“我们把它放走吧,真是可怜。”“对,放它走吧,它的妈妈、孩子会想它的。”“放走吧,它的家在大树上。”“还是放走吧,它也是一条命呀。”黄宸的话倒是很像大人的口气。
“放走。”“留下。”孩子们激动地争执了起来,互不相让。看着孩子们的争执,钱老师说:“哎,早知道这样不抓了。”
到底该怎么办呢?我让孩子们举手表决,最后同意把小鸟留下的孩子偏多,的确,这样的小精灵,每个孩子都会非常喜欢,况且他们平时是很难看到接触到的,这样的选择也是符合他们的天性,不管是选择留下还是放走,孩子的`心中一定是喜欢这只小鸟的。
小鸟突然不停地飞了起来,在篓子里东撞西撞地扑棱着,显得无助极了,我说:“小鸟真的需要回家,我们还是放走它吧。”“不行不行!”施昕宏竟然大声哭了起来,眼泪叭嗒叭嗒地往下掉,随后,几个女孩子也都哭了起来,钱老师准备拿着篓子往外走,他们竟然一下子围了过来,把篓子抓得紧紧的,就是不肯松手,看着他们难过的样子,我只好出来解围:“那就让小鸟在我们教室待上一天吧,施昕宏,你要记住中午给它喂食哦。”他们这才肯坐回位置。
正在这时,小鸟终于找到了出口,一下子飞了起来,从窗户飞了出去。虽然孩子们有许多的不舍,也只能接受了。
突然想到前几天看过的一篇文章《放弃和拥有》,和刚才发生的一切相像极了。于是,我找了出来,读给孩子们听,文章说的是一个捕鱼人在大海里捕到了一只海龟,他喜欢极了,于是把它抱回家,把它放在床上,给它盖崭新的被子,给它喂美味的食物,对它温情脉脉地说话,可是,海龟只顾着泪流满面,渔夫问:“我是多么的爱你,宝贝你,你为什么还要哭?”
海龟说:“可是我的心在大海里,那有我的家,我的孩子,我的快乐在那里。”渔夫舍不得放走,因为爱它。可后来看着海龟日渐消瘦,渔夫终于放走了它。海龟慢慢爬走了,渔夫哭了。可是一年后的,海龟竟然很多次地爬到渔夫家敲门来看渔夫,渔夫说:“当我企图永远占有你时,却丝毫无法打动你;当我放弃你时,却拥有了你。”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我讲,他们似乎有些明白了,激动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了,我顺着故事问孩子们:“如果有人把你们带到别人的家里,给你们好吃的,好玩的,但就是不能见到爸爸妈妈,老师和小朋友了,你们愿意去吗?”孩子们的头都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意外飞来的小客人,意外地给了孩子心灵的震感,意外地给了我一次生命教育的契机。也让孩子们意外地收获和感动。
幼师教育随笔14短短的一年幼师生活,我和孩子们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我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所注视,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印象。所以,我懂得了幼师这个词的沉重分量。
每天生活在孩子堆里,他们的天真活泼深深的`感染着我,所以,工作了几年我仍爱穿颜色亮丽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很年轻很孩子气。孩子们也喜欢我这样,连久未见面的同学见到我,也说我没什么变化,还是学生气十足。
还记得那天早上,为了给孩子们讲祖国宝岛台湾的故事,我没有把长发绑起,而是让它们随意地在披在肩上,好给孩子们跳一段高山族姑娘们甩头发的舞蹈。平时为了方便工作,我习惯把长发绑成一条马尾,这样既简单又清爽,这天把头发披了下来,还真显得有点不习惯。一回到班上,盈盈跑到我面前,很惊奇地说:“老师,你变了!”我感到很奇怪,就问:“哪儿变啦?”“头发变长了。”我笑了,“傻孩子,老师今天没把头发绑起来,所以你看起来才会变长了呀。”在跳高山族舞蹈的时候,我的长发随着高山族歌曲《哪噜哇》的音乐有节奏的甩动了起来,孩子们一双双眼睛闪着明亮的光,跟着我的头发上下飞舞。活动结束后,又有几个孩子跑过来,其中一个拍了我一下,我问他什么事,他的小脸红红的,轻轻地说:“老师,我们可以摸摸你的头发吗?”“为什么呢?”“你的头发变长了,真好看!”这次我没有解释,只是蹲了下来,笑着让孩子们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孩子们对我的细微关注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孩子们的关注里,我更加关心、爱护他们,和更多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生活在孩子堆里,我是最快乐的人。
幼师教育随笔1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
今天上午,在组织综合活动欢乐的元宵节时,许多孩子都把逛花灯的欢乐场面和感受通过美术表现出来,当我走到佳音身边发现她画的尽是坦克车、大炮、战斗机等,我似乎有点不满意,心想这么欢乐、祥和的节日,你的画火药味怎么这么浓。但是我转念一想还是听听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轻声地问她为什么这样画,她兴奋地说:“老师,这是解放军叔叔开着坦克在里面点灯庆祝元宵节;这是空军把战斗机的灯都开着把天空照亮了,他们也在庆祝元宵节;还有……”。听!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我真的很庆幸刚才有耐心倾听佳音的'想法,才没有伤到她的自尊心,同时也让自己倾听到其内心的语言。因此,教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切忌说“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真傻!”等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话语。当孩子提问题或与你谈话时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
又如:《奇妙的绳子》创新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绳子随处玩,任意在手中摆动,一会儿变成摇摆的树枝、一会儿变成风吹的小树在晃动、一会儿变成小朋又在跳舞,一会儿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一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绳中探索积累,层层拨开层层发散,由一点向多点想象,采用层层递进的时间让幼儿层层创新层层发展,有体验到模仿到创新的结构动静结合,给予孩子充分想象、创造和自由表现的空间,充分错金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尝试绳子的多种玩法。
幼儿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驱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应了解、认识、尊重幼儿,使幼儿感到老师是可以沟通的,是对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从而大胆地去创造,激发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萌发创造的激情,表现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