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

时间:2025-08-05 23:51:10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1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某某和某某,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们两个,课下,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过几天,某某某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某某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对某某进行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

当时我虽然很高兴,但是真的很害怕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某某的单元自测每次都是考“优”。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2

低年段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我的语速太快,虽然讲了一大堆,却只有十几个好一点的学生明白了,其后果就是好的越差,难怪我总会教出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班级来,这一点上冯老师就比我做得出色,她很善于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和语速来讲课,一步步很扎实。所以,永远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的话和语速来授课,才是明智之举。

象了解自己的右手一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安排你的教学。一个班几十人,程度差别很大,但会有个平均植和共弱点,前者告诉你学生学习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学水平高低;后者则是你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例如:期中考试后,我发现班里学生拼音巩固都不是很好,同时形近字、同音字也难以准确区分,相反,写话部分却表现出了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因此,考后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加强拼音和生字教学,而训练学生写说的教学相应的就减少了。

让学生在读文中学会抓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乃至运用。虽然大纲中的低年级教学重点在生字词,老教师们也认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万别把这作为放弃让学生解词的理由,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学生和自己。借助字典中的解释来解词是比较傻的一种办法,除非碰上诸如“地质”一类很抽象很专业的词语,否则千万别指望字典中的饿解释能帮助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更别提记住和运用了。解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义词等。

朗读教学要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与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感共鸣,切忌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说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这一段,只要把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学生读懂了,再加上你的一点巧妙点拨和激情感染,自然会水到渠成。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以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不要问一些一眼就弱智问题。教学中,课本上能看到答案的问题不问,与课文毫无关联的问题不问,有重复嫌疑的问题不问;相反,能作为引起下文的问题要问,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问,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要问。

在语文课写字教学中,除指导写字外,我认为利用好学生自身的资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写字比较好的同学为有利资源,树立他们为榜样,让同学们都来学习他们的长处,经常地组织他们进行欣赏。这样,学生们既明确了榜样的特点,又找到了差距。

班级中,有一位叫苏然的的同学,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树立了他为榜样,这样,在写字课上我把他的作业拿给大家看,让同学们进一步地了解他,了解他写字的方法以及写字的水平,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和他的比一比,让大家找到自己和她之间的差距。在将他平时写字的辛苦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些,最后作出这样一个结论——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够取得好成绩。而后,引导大家向苏然同学学习,激励同学们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进步了多少。在这一榜样的引导下,我们班许多同学的写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还要多树立一些有着不同特点的榜样,让孩子们有所比较,看到他们的优点。在我们班上,不止苏然一个同学是榜样,还有杨宏月同学、郭韵杰等等。杨宏月的特点是:书写整洁,结构匀称,基本笔画写得比较好。郭韵杰同学字的特点是:字体方正,落落大方。而张静同学字的特点是:结构严谨,笔画优美。在课余间,我会组织孩子们翻看他们的作业本,互相学习。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缺点,并从榜样那里找到补救的办法。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3

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体会情感――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 ……此处隐藏7866个字……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外,更重要的是向作者学习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做好语言的积累工作。我在这方面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是每人备一本读书笔记,随身携带,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等分别整理并在班内定期交流,相互观察;二是要求背诵精彩片段和名言警句,这样,背的多了,作者的语言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时就得心应手。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11

古人云:“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意思就是说,这件事很小,没有多大的功劳,不必挂在嘴上。可这举手之劳,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小学听课的过程中,我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件小事,而正是这件小事却让我感动至深。

当我们走进三毛小学五楼多媒体教室时,已经有好多早到的老师坐在座位上低声交谈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而教室里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课桌椅更让人赏心悦目(椅子插入课桌下面的空间里),便怀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会儿,二年级的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来,一切都显得那样井然有序。在周老师热情的引导下,师生们一起演绎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雨前”的闷热、不同寻常,在聆听中收获,在朗读中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当课一结束,就在学生们忙着整理学习用品准备离开的时候,周老师轻声提醒着:“想想看,你来的时候椅子是怎么放的?”几乎所有的学生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动作——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插入了课桌里面,然后带着学习用品排好队出去了。没有学生对此有异议,也没有学生需要别人的再次提醒,更没有学生大声喧哗,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给我的感觉就是训练有素。看着依然整整齐齐的教室,简直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曾经有学生来上过课。这是一件小事,可从这件小事中又说明了什么呢?

接下来是三年级的课,上课的老师来自实验小学,我在想着她会不会也提醒学生要让课桌椅保持原样呢?但学生们的做法让我再次涌起了对他们的敬意。当学生即将离开时,并没有老师的提醒,可他们却一个个主动地把椅子插入课桌下面。有一个女生可能是一时忘记了吧,当她已经走过一个座位时才猛然醒悟过来,于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轻轻地把椅子放好后才满意地离开。如果说二年级的学生还需要提醒的话,那么到了三年级,学生显然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这需要怎样的持之以恒呀?

离开时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恢复原样,这真的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就是这些不需要我们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们的学生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

作为教师,我平时也总是这样对学生说:如果看见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弯弯腰,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如果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你可以主动把他扶起来,安慰他;如果看见风把窗帘吹散了,你可以把窗关好或者把窗帘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见教室里的课桌歪了,你可以把它们排得整整齐齐;如果看见有人的红领巾掉下来了,你可以出声提醒他或者捡起来帮他戴好;如果看见扫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来,再让它靠墙“站”好;如果看见窗台脏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们擦掉……这些事都是小事,却因为你做了,而使许多人解决了烦恼,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三国时期刘备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虽小,却能让别人解决了许多烦恼,你又何乐而不为呢?可是,总有那么多人不怎么愿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视而不见;别人的困难可以置之不理;学校的财物可以随意处置……举手之劳,可又有多少人愿意“举手”呢?

如果说两位年轻漂亮的老师给这美丽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话,那么,学生们的举手之劳让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并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人去做;花园里的花,需要人去栽培;社会的安宁,需要人去维护;心灵中的枯地,需要我们怎样去浇灌呢?假如人人拥有如这些学生般的心灵,相信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12

作为新的老师总会想到这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五环节学习法”的习惯,充分利用整块和零碎时间。开始可以手把手的教给他们如何预习和复习,帮助他们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如:小时间的利用:

1)可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高效率复习上节内容和预习本堂课要讲的内容,并一定要做好检查验收工作,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效果最好。

2)教学生将每单元中重难点的句子和单词归纳起来,可充分利用小时间,随时翻看记忆。

3)为适应学生的要求,加强学生的'听力,每周,利用课前五分钟训练学生的听力以及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学生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平台,以起到滴水石穿的效果。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13

原人教社修订版教材中,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特殊的修订,其中,在每一个练习后面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选学题,是最醒目的一个处理方式之一。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说明,编写者、专家们的出发点是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希望在保证孩子们数学基础之上,适当安排一些有利于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练习,从而让一些在平时学习中“吃不饱”的孩子有一个发展的机会。

面对教材这样的设计与安排,作为一线的教师,只要是认真备课的老师,都能领会编写者的意图,都能把握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展开尺度,应该说根据教材的这种安排方式,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敢,也无法按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展开教学,原因很简单,现在评价学生的标准,不论你是公开反对,还是承认也好,仍然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自然考试成为学生之间竞争的唯一方式,同时,分数也成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体系,如何备考自然也就成了师生之间共同的话题了。

由于根据修订后的教材要求,选学内容是不纳入各种考试的范围之内的,但作为各级的出题者,往往在潜意识中都有一个想法,通过考试把学生考出个三六九等,把教师考出个三六九等,似乎不这样出题,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不这样出题,就无法体现考试的份量。

这样一来,可苦了孩子了,同时也苦了老师,因为,一份试卷要想考出个三六九等,必然会出现一些偏、难之题,而这些考题往往都与教材的选学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试想如果孩子连书本上的选学题都不会做,再遇上试卷上的难题不就更不会做了吗?为此,老师对书本上的选学题不敢怠慢,每每遇到这样的题会集中精力,一点一点带学生攻关,虽然有一些孩子理解了,但更多的孩子却越来越糊了,有些人甚至连基础的东西都不会了,更有甚者,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正在这种错误的导向指引下,一点一点的消失,上数学课一步一步地成为他们讨厌的一件事。

面对当前课堂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这一现象,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急在心里,却又无力回天,因为它的现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按照这种考什么,教什么的导向走下去,必然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死胡同,会把小学数学教育引向一条不归路上。

因而,当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过于以量化方式进行评价的教学评价方式,走出一条能够真正地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的评价之路,从而才能保证课程改革在教学各个环节的真实动作起来。

《小学教师的教学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