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

时间:2025-11-05 10:57:11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优秀)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优秀)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1

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二、建立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氛围。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

1、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

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我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铅笔盒上贴上竞争对手的名字,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每次考试、比赛之后,谁输,输了就把个人竞赛中的“万里马”送给对方,以便时时激励双方。

2、组组都有一个追击目标

除了个人竞赛,我在班上还实行“一帮一、一盯一”,“表现小组”、“富有挑战小组”、“合作小组”等,分别对得分的、竞争最激烈的、小组最团结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鼓励其他小组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并帮助尚需努力的小组想出响应方案。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信赖。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好学上进,不辜负学生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时,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参加中文函授,参加计算机考试,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学习。

2、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但是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的。

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他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我无悔,我高兴,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2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先进,比如微信,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用着它,我也跟随时代潮流,用上了它。

晚饭后没事,我翻看着手机微信上的通讯录,咦!小谷妈妈何时成了我的微信好友?!

小谷是我班一名成绩稍逊的学生。他习惯很不好,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课堂上小动作多,也从不发言,无论何时,桌洞里总是一盘“凉拌菜”,无论什么作业,写得都像一堆“杂草”。家长对其溺爱放纵,致使其成绩一直落于人后。然而,这个孩子也是有优点的:他特别爱看书,每次班会课、队会课都是他最活跃的时候,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论讲到哪方面的.知识,他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博大的知识面、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分享精神都使我十分惊喜。我觉得,这个孩子如果能在学习上稍下点功夫,成绩一定十分出色。可怎样才能调动他学习的欲望呢?

如果以微信形式告知我对他的看法,他是否会“亲其师”?是否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小谷妈妈,我发现孩子热爱阅读,也喜欢他知识面广,喜欢他能把自己所学分享给全班同学。近几天孩子作业也很干净,如果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作业一定会写的更好、更快!”

“好言一句三冬暖,感谢老师的鼓励与帮助,我会尽最大努力督促!”小谷妈妈回信了。可是,孩子会有所改变吗?

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小谷坐的很端正,听得很认真,不仅举手了,还举了好几次,让他回答,声音响亮,内容完美!嗬!效果如此明显!

临近下课,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课下,我又找他谈话:“小谷,这节课你坐姿端正,听讲认真,发言积极,我真为你高兴!如果你每节课都这样学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我很看好你哦!”小谷表情严肃地说:“老师,我一定会的!”

也许这个孩子以后会这样继续下去,成为一个出色的人,那就正合我意;也许这个孩子会出现反复,需要再次教育;也许他还会回归原状。但是,这种家校沟通的方式是不置可否的。平时,在学校,老师忙,学生忙,师生谈心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且,学生在学校对老师总有一种防备或者敌对情绪,谈心效果也不那么明显。可是微信不同,晚上,大家都有了空闲时间,作为教师,头脑也更冷静,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客观、真实,家长也很放松,学生也放下戒心,这种情况下,家长、学生对于老师的话也更容易接受。

当然,这种交流方式占用了老师的休息时间,可如果学生因此有了进步,不也值了嘛!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3

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研究每个学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的艺术,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学生的差异决定了班主任需要采取不一样的方法,不一样的形式,在不一样的场合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以便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下头就我个人的体会和想法谈如何做好班主 ……此处隐藏6082个字……分,冬日的阳光正好,很灿烂,照在我俩身上暖暖的,如同春天一般。

“甲申,不哭,有啥事儿跟老师说。”

“老师,”他的声音很小,“我……打球……球打到了煜珂脸上。我不是故意的。”他顿了顿,“不知道她生气没。”

我扭头向教室里看了看看,坐在窗户边上的煜珂正在专心地学习,看来无恙,此时,我已猜出个八xxx九。

煜珂是个女孩子,但性格活泼开朗,又有点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甲申这个男生却感情细腻,多愁善感,有时会为了小事而流泪。今天这事儿虽是因甲申而起,但碰上煜珂这个豁达的女孩,看来她根本没有计较,已经投入学习准备下场考试了,倒是甲申同学心存歉意又不知所措。我看得让甲申赶快从自己的纠结情绪中走出来,不然怎么应对即将开始的英语考试?

我安慰他:“哦,原来是这样子呀,多大点事儿呀。来,擦干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嘛!”我递给他一张纸巾,让他擦擦眼镜片上的泪。

“向煜珂道歉了吗?”

“没有。”他摇摇头,“我想给她道歉,可我又不好意思。”阳光下,我看他已擦干眼泪看着我,满脸歉意又不知所措。

“你看这样好不好:你给煜珂写一个道歉信,向她说明你不是故意的,请她原谅。今儿我给你当邮差,替你把信送给她。”

“嗯!好!我就是想给她道歉不知道怎么开口。”

“那还犹豫什么?”我笑着说。

“老师,我这就去写。”他终于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在阳光里转身就走进了教室里。

我跟着他走进教室里,教室里依然很安静,只见甲申已经拿出笔和纸在写了。

我又轻轻地在同学中间走动一圈,到第四组甲申同学跟前时,他已经写好了,那是从默写的环本本上撕下来的一张粉色的小纸,我站在他身边,等他把信折叠好,我悄悄伸手,他悄悄把信塞我手中。教室里很安静,没有人发现我在悄悄做邮差。

我轻轻走到煜珂桌前,悄悄把信放在她面前的英语书上,她抬头看我,我微笑着用眼神示意她。她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轻轻地打来那张粉红色的小信笺,一看,她也笑了,然后拿笔悄悄在信纸反面写回信:没事儿,我知道你不是……我只瞥见这几个字。等她写好之后轻轻叠好,又悄悄塞到我手里。

我又轻轻地在同学中间走动一圈,到第四组甲申同学跟前时,悄悄放在他刚刚打开的英语书上。他轻轻打开一看,小脸儿马上转晴,然后把那张粉色小信笺悄悄放桌斗里,终于开始专心地看书复习了。

教室里依然很安静,没有人发现我们三个人之间的悄悄行动。

铃声响了,午间辅导结束了,我看到甲申和其他同学一样,不慌不忙地收拾好文具,在冬日的阳光里向我点点头,自信地走进了英语考场,留给我一个灿烂的背影。

沐浴着阳光,我长舒一口气,对着蓝天笑一笑,享受这暖暖的阳光,不曾有过眼泪,不曾有过这段阳光下的小插曲。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10

昨天下午教师下班后,我正要拿起笔批改作业,接到家长的电话,是本班小朋友季柯涛没有回家,家长在门口等了很久没有接到孩子,在校园里转了很多圈,在街道上搜了好几次都没有找到,于是让我利用校信通平台给家长们发个信息,问孩子是否在某家逗留玩了。

头一次碰到这事,赶紧的发信息,发完立刻跑到门口与家长汇合,一起找孩子,爸爸骑着电动车跑到很远的地方找,我和妈妈就在附近挨家挨户的看看,问问,同时我手里紧紧的握着手机,生怕家长来电话而错过。这样,找了好几圈,都没有孩子的踪迹,我很害怕,怕孩子出现什么事情,此刻我才了解到什么才是着急,什么才是抓狂,这是,我赶紧打电话问问排队和季柯涛站在一起的孩子,有没有看到他放学后跑哪里去了,电话了打了四五个,都说没有看到,这下真的慌了,这种谎让我无助和气愤,曾多次告诉孩子不要乱跑,爸爸妈妈找不到很着急,还是有孩子没听进去这些话。

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天已经有些黑了,我们仍在继续,一遍一遍,一次一次的寻找着,喊着,突然妈妈的电话响了,那边传来爸爸的声音:“找到了,在一个同学家里做作业了”,这时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我们俩深呼了一口气,放松了一下绷紧的神经。

爸爸载着他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妈妈很气愤的打了他,孩子哭了,原来是小涛出来后见小姨奶不在,就跟着宋家乐小朋友去他家里写作业了,由于宋家乐的家长下班迟,没有及时的反馈给我信息。

我告诉妈妈,希望回家以后好好的教导,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了,真的很可怕,万一出事了,后果很严重,也希望小涛以后要乖乖听话,不要再让爸爸妈妈担心着急了。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11

经常有学生跑到办公室要求班主任换座位,理由是同桌之间有矛盾,相处不下去。有些班主任不假思索便答应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换同桌暴露出了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

中学时期学生的交往既有普通人际交往的共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学校里的人际交往其目的较社会上单纯,情景因素占较大比重。学生之间一般比较重视心与心的交流,看重每一份真挚的情谊。在学生时代容易产生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一生的知己。但是在和周围同学打交道时不免觉得有些人不好相处,有时,又会感到自己也有与人难相处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困惑就会加深。那么中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自我中心。大多数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接受关心,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惟我独尊。与同学相处,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第二,妒忌。西班牙作家赛万提斯说过:“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当看到跟自己成绩相当的同学取得了优异成绩或受到老师表扬时心中便产生嫉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困境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第三,自卑。经常看到某些同学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和周围同学交往,这种学生一般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满足感,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自卑的浅层次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次感受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

第四,多疑。这是人际交往中不好的心理品质,是友谊之树的蚀虫。具有多疑品质的人往往会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者看到别人在小声说话就判定是在说自己,主观猜测,没有根据。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能够折射出学生的心理品质,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封闭、多疑等不良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养成真诚、宽容、信任等良好心理品质,学生掌握了这门艺术,还会要求换座位吗?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