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5-10-11 04:30:08
[实用]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实用]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和孩子聊天的时候,无意中问道:“你觉得老师最喜欢谁呀?”“老师都喜欢的。”丁蕾笑眯眯的说,后面还加了一句:“老师也喜欢我的。”琪琪想了想却说:“老师最喜欢李佳。”我先是吃了一惊,然后问:“你为什么觉得老师最喜欢李佳?”“葛老师和胡老师每天都会表扬她,还会摸摸他的头和请他做事情。”原来老师对身体不好幼儿的格外关注引起了其他孩子的醋意。我们马上说道:“那你知道老师为什么经常摸摸她并和她说话吗?”他们笑笑不说话。“其实老师每个孩子都喜欢,只是李佳身体不好,老师要经常看看她问问她累不累,她更需要老师格外的关心。”“其实她也需要其他小朋友的关心,你们愿意多和她玩玩,并关心她吗?”“你要怎么样关心她呢?”…….

这件事情给了我启示,同时也提醒了我。作为老师我努力的营造一个充满友情,善解人意的班级。作为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在主导者要真诚地关心、善待每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同时对所有的孩子公平公正。作为老师我是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的,但是对个别孩子的关注还是引起了部分幼儿的误会。

同时对个别幼儿的关注,我认为是处理的有点欠妥,这也是我协助幼儿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学着关心别人和别人相处的大好时机。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一个班集体中,老师和小朋友之间不存在谁是强势谁是弱势,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更是共同成长,俨然就是一个充满着和谐快乐的地方,孩子们想到的是天天上幼儿园,天天要和自己的应老师在一起,并知道关心不舒服的孩子。这种氛围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漂亮浮华,却有着最质朴最纯真的情感。也是作为老师我努力的方向。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中午时分,孩子们正沉浸在自选游戏的快乐中,一个声音打破了融洽的氛围:“老师,凡凡把小青蛙放进龙虾缸了!它会被咬死的。”孩子们纷纷围过来,一个个义愤填膺地怒视着凡凡,仿佛他是可恶的坏家伙。凡凡却是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还用小手放在嘴边“嘘”了一声:“别吵,我们一起看看,龙虾和小青蛙会做朋友吗?要是不会,我会救它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只见龙虾慢慢悠悠地卷起尾巴,立起身子,张开大钳子舞动了两下,就把整个身子转过去向旁边前行,似乎对那只惊吓得一动不动的青蛙丝毫不感兴趣。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一跳一跳打了几转之后,也安静地吸附在缸壁。“你们看,他们不是挺好的吗?”凡凡对此好像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们也长出了一口气。“凡凡.你下次可别吓我们了。”东东耐心地提醒凡凡,其他孩子也应和着劝告着。出人意料的是凡凡的总结性陈述:“如果我不这么做,你们怎么会看到龙虾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庆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欲阻止,不会亲见如此惊险而生动的一幕,也无法了解凡凡淘气的真实原委。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如果孩子没别的事情可做,有时候他们就会制造一些恶作剧。教师应该将孩子的这种创造力引上正轨,并让它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基于这种认识,我修正了对凡凡的教育方式: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凡凡从事一些冒险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同时,还有助于建立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定期帮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实验,不要求孩子的每次实验结果或每次活动都有实际用途,真正的创造力往往要伴随着许多次的失败;

避免对凡凡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对,并对孩子说一些诸如“那样做根本不行”之类的令孩子灰心丧气的话;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当孩子所犯严重错误需要适当纪律论处的话,惩罚要对事不对人,不要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为凡凡选择一些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玩具或活动,如放大镜、磁铁、用于制作纸盒、卡片等的薄纸板等,都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鼓励凡凡收集一些东西,如羽毛、纽扣、种子、邮票或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收集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精神,允许凡凡将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带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实施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热情地称赞凡凡为“小小博士”。凡凡依然眨巴着那双大眼睛,兴高采烈地邀请你去看他的新发现或新发明。

可见,创造力是在孩子获得一种真正的自尊感的气氛中得以发展的。透过“越轨行为”,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意向,及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创新要求,这一切都将成为培育孩子创造力的沃土。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爸爸妈妈和我一起上幼儿园

沐浴在五月的春风里,我们当幼中班年级组的孩子又迎来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为了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安排,我们中班教研组的老师通过认真讨论,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大家精心设计了二个教学活动,又讨论拟定了趣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亲子游戏。

5月17日,早上一百多名孩子们手牵着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同来上幼儿园,并一起上课,一起游戏。在课上老师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吸引了幼儿的眼睛,也吸引了家长的目光,老师还特别安排了和家长互动的环节,幼儿操作时,让家长给予检查指导,从而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明白了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师教学的艰辛。游戏活动时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游戏,达到了活动的`高潮,使家长也体验到幼儿学习活动的快乐,从而感知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快乐。

活动过后,有不少家长对我说:“老师,你们的教学很有趣,适合孩子的年龄。”“老师,你们这样带孩子真辛苦!”“老师,通过活动我知道了我的孩子哪方面不足,以后我们会更好地配合老师。”……是啊,家长开放活动不仅增进了我们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让家长理解了我们老师的工作,拉近了家园距离,促进了家园进一步合作。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飞旋因轻微感冒而请假,可已经连续两个多星期没来园了,是不是孩子病情严重了?我担心着孩子的病情.打电话给她妈妈,孩子妈妈却似乎比我还惊讶:“孩子还没有去幼儿园吗?我不知道啊,我在外地出差呢,可能是她姥姥没有送孩子吧!”当天下午,飞旋就来到了幼儿园。原来,飞旋的病早就好了,因为妈妈出差,一直由姥姥照顾,孩子不愿意来幼儿园,姥姥就由着孩子的性子,一直在家玩了一个多星期。

中国有句老话叫“隔代亲”,在现实生活中,像飞旋姥姥一样宠着孩子、依顺孩子的祖辈家长不在少数。老人疼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一味地纵容不仅耽误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活动,还容易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理解:幼儿园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养成自律 ……此处隐藏17665个字……足蹈当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学习资料。

幼儿园教学不拘模式,很多事情只要找准了切入点,就能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4

这天活动课后,孩子们陆续的上厕所小便,忽听一阵吆喝声:"老师,梦鑫的牙快要掉了","老师她的牙只剩下一小块"。我快速跑进厕所,见一群孩子围着梦鑫,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看到梦鑫的眼泪快要流出来,很害怕的样貌,我安慰她说:"梦鑫别害怕,不要紧,过几天就会长出个新牙的"。应对这状况,我脑海中有一种想法:此刻大班的孩子已到了换牙的年龄,尽管中班时接触过肤浅的牙知识,但有些孩子对换牙现象还是有些恐惧,很有必要大家再一齐学习。

我就和孩子开始互动起来:"平时老师经常见有些孩子的牙变黑,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老师是平时不刷牙造成的.。""老师是吃糖太多了。""老师还有,奶喝的太多,也会造成牙齿不好,变黑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那掉牙的时候怎样办?"我继续问。"掉牙是要换牙了,我们不要害怕","掉的牙叫乳牙,长出的牙叫新牙,也叫恒牙,恒牙才结实。"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对换牙也有些了解。我夸奖说:"小朋友明白的还真多。"这时,我再看梦鑫时,她脸上露出了笑容。

抓住孩子的年龄阶段,适时教育孩子,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节互动课,增强了孩子们对换牙知识的了解,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会紧张害怕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

我和爸爸

九月刚开学,轩轩带来几张暑假和爸爸去海南旅游的照片,和小朋友分享他的假期故事,眉飞色舞地讲起爸爸和他一起堆沙雕,一起捡螃蟹和教他游泳的情形。他说,他很喜欢和爸爸一起玩,因为爸爸什么都会做。

轩轩的讲述引发了班上的热烈讨论,大家都想说一说自己的爸爸。看到孩子们对爸爸的话题这么感兴趣,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旦涉及亲情教育,大多与妈妈相关。在孩子们的眼中,妈妈是美丽、温柔、和蔼的,为家庭和孩子付出了无限的爱,因此孩子们与妈妈的情感交流和表达较为频繁,而爸爸往往是被孩子忽略的人,甚至是严厉、懒惰、粗心的代名词。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作用同样重要,于是我们支持孩子们将话题继续下去。

讲爸爸的故事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听到了小朋友们讲述自己和爸爸在一起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豆豆说,自己和爸爸在一起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玩战斗游戏,他的爸爸用这种方法锻炼他的身体,现在他的力气可大了。

尧尧说,自己的爸爸个子很高,每次去动物园看小动物的时候,担心人太多,尧尧看不到小动物,爸爸就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这样能看得很远,他很喜欢骑在爸爸背上的感觉。

小颖说,自己的爸爸工作很忙,经常回到家还要继续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陪自己,但是爸爸每天晚上都会陪自己看一会儿动画片,所以这个时候是她最幸福快乐的时间。

涵涵说,自己每天晚上睡觉时,爸爸都会把她抱在怀里,给她讲好听的故事,让她感觉到很温暖、很安全。

不过,并不是所有小朋友讲述的都是快乐、幸福的.事儿,我也听到一些抱怨的声音。

小凯说:“我爸爸喜欢玩电脑游戏,他每天回到家就知道自己玩游戏,都不跟我玩,我说让他带我出去玩,他就让妈妈带我去。”

铭铭说:“我爸爸在银行上班,他的工作很忙,每天回家很晚,不能接我放学。我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周末才回自己家。爸爸总是睡觉,还经常出去吃饭,都没有时间和我一起玩。”

在孩子们的讲述中,我看到了父子(女)相处的三种状态:第一种,爸爸经常陪孩子一起游戏,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很亲密;第二种,爸爸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亲子关系比较生疏,但是孩子能够理解爸爸;第三种,爸爸总是做自己的事情或自己游戏,忽略了孩子想参与亲子活动的愿望,亲子关系淡漠。不和谐的亲子关系正是继续开展活动的契机,会使活动更有价值。

大脚小脚一起走

早上,萌萌妈妈带来~张光盘,内容是萌萌和爸爸一起在公园游戏。原来听说幼儿园要组织爸爸的主题活动,萌萌爸爸就拍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们观赏。视频拍摄得很精彩,很好地诠释了亲子相处的温馨。内容也很丰富,有爸爸和萌萌一起拍球,两人一起玩轮滑,萌萌穿爸爸的大鞋玩耍,还有一起戏水、玩健身器材等画面。萌萌摔倒时,爸爸马上抱起她着急地问:“摔疼了没有?”还仔细检查萌萌身上摔伤没有。玩完大鞋小鞋的游戏,爸爸不顾自己光着脚,先帮萌萌穿好鞋子;萌萌玩健身器材感到害怕时,爸爸鼓励她:“别怕,有爸爸在呢,你一定能行的。”

温馨的画面感动了班上的每~位小朋友,莉莉哭着说:“我感觉萌萌太幸福了,她的爸爸太爱她了。”作为教师,我看到了不少孩子眼里的羡慕和渴望。怎样才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爸爸对自己浓浓的父爱呢?带着这种思考,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大脚小脚一起走”。

活动前,我一一联系爸爸们,确认他们能按时参加活动,并请他们对孩子保密。活动开始,爸爸们一进班,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与惊喜,有的孩子直接冲上去抱住爸爸高兴地大叫。我没有安排直接比赛,而是先设置了自由游戏环节,请爸爸们和孩子们自由尝试,寻找更好的游戏方法,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孩子们和爸爸们反复尝试和沟通,从不协调到逐渐默契。等到比赛时,输赢已经不重要了,快乐的感觉才是最珍贵的。游戏结束后,照片回放帮助爸爸们和孩子们一起回味快乐。最后的“悄悄话”环节,我请孩子们到爸爸身边,给父子(女)之间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安静机会。有的孩子坐到爸爸腿上,有的孩子搂着爸爸的脖子,还有的孩子和爸爸头挨着头,温馨的场面让所有人感动。

这次活动节奏紧凑、动静交替,给爸爸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感受到孩子对和爸爸一起游戏的渴望,感受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

我爱爸爸

随着班上幼儿和爸爸的情感沟通逐渐加深,亲子感情逐步融洽,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了解爸爸、爱爸爸的愿望,我们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爸爸的活动。在《画爸爸》的活动中,孩子们认真观察爸爸的外貌,感受到遗传的奇妙;在图画书阅读《我爸爸》中,孩子们认识了爸爸的强壮、高大、勇敢、幽默和温情等多面特点;在歌表演《爸爸好》中,孩子们感受到爸爸对家庭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感受到爸爸的责任心和爱;在视频欣赏《爸爸的背》中,孩子们看到了爸爸对孩子长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和保护。

随着对爸爸的加深了解和对父爱的进一步理解,孩子们更爱爸爸了,除了用语言表达,还亲自为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爸爸端杯水、捶捶背,帮爸爸摆碗筷、扫地等,还有的孩子主动改掉了不良习惯,如爸爸在家工作时不影响爸爸,不惹爸爸生气等。

爱是相互的。孩子稚嫩的心里有个朴素的愿望,用自己的爱报答爸爸的爱,让爸爸更爱自己。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为了能让孩子们积极表达爱和孝心的行为成为习惯坚持下去,我建议家长和幼儿共同商量设立协议。比如,如果孩子坚持每天为爸爸做一件事,那爸爸可以在周末陪孩子做一件事,像去动物园、一起做游戏、亲子共读等,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爱与被爱。

《[实用]幼儿教师教育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