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古诗

时间:2025-10-11 13:06:15
重阳节古诗(通用15篇)

重阳节古诗(通用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古诗1

1、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2、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3、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5、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6、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7、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8、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9、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0、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1、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2、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13、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4、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15、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1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17、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8、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9、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20、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1、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3、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5、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26、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7、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28、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9、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0、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31、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3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3、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34、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5、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36、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7、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8、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9、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重阳节古诗2

原文: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

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上片:很高兴遇到了重阳节,酒宴上...

作者介绍

宋江

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

重阳节古诗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谢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醉花阴·重九》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踏莎行》

【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

木叶萧萧,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此处隐藏9400个字……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1、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4、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5、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6、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7、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8、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9、西风:秋风。

10、比:《花草粹编》等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翻译】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重阳节古诗(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