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案

时间:2025-11-28 08:48:10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实验准备】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点评】

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

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

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侯,航运、旅游……

【点评】

教师先从具体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使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体会出水的无穷价值,而且把爱护水的这一价值观也寓于其中。

板块Ⅱ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猜测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师: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

生:看到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

师: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水蒸气还是其它气体?

【点评】

猜测是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则是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这样为下一步探究开发了素材,也激发学生探究欲。

内容5:(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师:指导阅读P45—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生:阅读。

师: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

生:讨论。

师—生: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

燃空气”;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么也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

师—生:从上述思路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师:我们的实验正是按拉瓦锡的思路进行验证。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元素、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气的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

4.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用具

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用氧气饱和的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蒸馏水一瓶。

【引言】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氧、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元素?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哪里?

【讨论】让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投影】物质的简单分类

【讲述】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 ……此处隐藏3726个字……>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通电

h2o ——→ h2↑ +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课后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生:分解反应,因为水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

3、认识新的气体——氢气(H2)。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氢气,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结论]

(1)无色无味;

(2)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3)密度小,难溶于水;

(4)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二)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们能说说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吗

[回答]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结]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①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

②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Fe3O4。

③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2。

[强调]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

板书

课题3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

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二、验证实验

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水(H2O)氢气(H2)+氧气(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氢气(H2)

1、物理物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