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幸福的感悟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常常会对人或者事物有新的思考,这个时候,可以写篇感悟的文章将其记录下来。那么,到底应该要怎样去写感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幸福的感悟,欢迎大家分享。
人生幸福的感悟1安心,小屋里的安稳,菜根里的香甜。
-题字
受台风影响,雨从零一直下到现在,毛毛雨也慢慢地下了。干旱的土地张开双臂贪婪地吮吸久违的雨水。雨后的天空,清凉的世界,难得一见的彩桥,摇摇晃晃的到处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的走远,没有沾染灰尘。
人过中年,就爱上了冷漠。事已至此,人情开始滋长。比如四季的秋天,没有鲜艳的色彩,只有一种静谧清高的感觉。虽然荒凉,但也别有一番滋味。心静了,荷花处处开。在浮华的世界里,我创造了灵魂天堂的一角,让我的心灵活了起来。从此,岁月静好。“我的心是秋天,碧潭清澈明亮。什么都比不上伦,让我跟谁说。”
经常有人问我,你最近怎么样?相当不错!总是笑着回答。只有你自己知道真相,即使你自己一塌糊涂,你也没有权利去影响别人的感受。善意的谎言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感谢亲朋好友的关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在自己的世界里跳舞,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会不一样,好与坏,对与错,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温暖的夏天已经悄然而至,记忆的尘埃依然会迷失你的双眼。虽然你保持安静,保持沉默,保持挥之不去的乡愁,没有浮华,但你内心的炽热从未失去。夏天是雨季,注定是悲伤的季节。日子依旧旁若无人的重复着,一切依旧那么平静。总想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微笑着让该发生的事情,该消失的.事情,该想的事情,该做的事情。我就是我,一直在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安静的做自己。
有时候幸福很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在那一天,让我们一起做蛋糕。服务员问做什么图案。你轻轻地说,一棵大树,两只喜羊羊。这句话,让我心里充满了柔情。只要你开心,我就去做。这也是对爱情的回应。等待的时间是温柔的,有一缕在心里会是安全的,以后的日子里不会有寒冷和孤独。在岁月萧瑟的地方,只想牵着你的手,带给你满满的芬芳,遇见你,在心里种一朵花,写着写着就香了,花开四季不败。
春秋恬静朴素,不求名于世,但求不惊不扰。人生如一杯茶,满满的细味,微苦微甜的清香,穿越四季的冷暖,无怨无悔,如夏花的悄然绽放。今生遇见你,也是最美的遇见。走进彼此的心里,坐着凝视,微笑。你知道我深情的友谊,我也知道你眉宇间的深邃。不离不弃才是最长久的陪伴。
人生幸福的感悟2幸福的首要条件,就是自己能否感知,并且守护着幸福。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心去感受一种围绕在身边的幸福,哪怕是不经心是所处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细细回味都会令人感动不已。再用女性特有的柔情和兰心蕙质去关心守护这份感情,那种幸福,会变得悠远绵长。
一位女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再以女性的灵性把自己的家装营造成一个温馨的港湾。孝敬老人,夫妻恩爱,儿女聪明可爱。一家人和睦相处,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里面,即使是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子,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素衣淡装,她也会感到知足并且幸福。
我非常庆幸,在我的生命里有着爱我的家人和我爱的家人。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那已是花甲之年的婆婆一个人在乡下居住着,过着自耕自给的田园生活。
我的婆婆是位固执又有些霸道的老人,我的公公性格则相反,慢性子,说话不温不火,从来就没看见他大声的和人吵闹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公公因检查出患脑癌和肺癌两种癌症晚期在医院接受治疗。那时,正是抗震救灾期间,各大医院均有重灾区转送来的伤员需要救援,床位也相当紧张。公公在市肿瘤医院化疗一周之后,似乎已经预感到病情的严重性,再加上地震造成的心理压力太大。病房安排在13楼,余震再次来发生,他又对晃动的楼房产生极度的恐惧感。任凭亲戚朋友多次劝说,他还是极力反对化疗,确切的说是放弃了治疗,要求回到乡下以输液维持生命。在农村,生了病的老人都想在离开人世的时候落叶归根。
6月中旬,公公撒手人寰。公公去世之后,性格倔强的婆婆在我们面前硬是没掉下一滴眼泪。背地里,很多人都说她心硬,连自己老伴走了都没哭过,不是心硬是啥?我却不这样认为,后来我发现,原来心宽体胖的婆婆,居然在一个月时间内突然瘦了十几斤。可想而知,在黑夜降临,独守一座独家小院的婆婆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她要承受多少的孤独?在漆黑的夜晚,不知道她因思念公公而掉过多少眼泪?
婆婆常说的一句话是:人死如灯灭,趁我还动的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为你们减轻多少负担就减轻多少负担吧!到你们城里生活,我是不会来的。你们放心吧,我好手好脚地,不会有事。你们俩把娃娃带好,好好上班,农闲了我就来看你们······
于是,她便独守家中那一亩三分自留地,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我和爱人费尽口舌,多次劝说婆婆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她总是找理由拒绝。说什么城里的房子没有老家房子空间大,城里的空气令她呼吸困难,还有城里的大街小巷令她难辨东西南北。她不识字,迷路了会给我们添麻烦。如果想我们了就到城里小住几晚,又当探亲有当逛城。几经劝说无用,就遂她心愿,她也乐滋滋的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她在老房子前后开垦了几块小荒地,被她充分利用起来。栽种些青菜,白菜,莴笋,香菜等等。每次休假回老家,婆婆也总是让我们大包小包的带些纯天然绿色蔬菜回城。
农闲时节,待小菜园里面的蔬菜成熟了。婆婆就在进城的头一晚上准备好蔬果。天刚麻麻亮就到路边侯着路过的客运车。就算搭上早班车,途中也要转两班街车。当她风尘仆仆的'出现在我家门口时,她已经满头大汗,并且用汗巾不停的擦拭着额头上沁出的细密的汗珠。嘴里还一直嘟囔着:还好还好,赶上你们在家的时间了。每次,我总会用责备也有心疼的语气对她说:妈,下次进城别带再带东西了,空手来玩就行了,你这样多累啊?叫你打车你又舍不得,还偏偏要去转几趟公交车。她总是说:没事,你们上班忙,你们挣钱也不容易······
一个幸福家庭, 需要夫妻俩齐心协力把温馨与甜蜜洒满港湾。这港湾里面有慈祥的老人牵挂着,有心疼自己的爱人宠爱着,有孩子可爱的笑脸和孩子撒娇的声音包围着。
爱人的工作忙碌,从来没有“周末”这个说法。他常说,他是一家之主,挑起生活重担理所当然。自从公公去世后,爱人总是在周一至周五抽时间回乡下看望婆婆。责任和义务不容爱人停留脚步,为生活而奔波,他也总是不知疲劳的忙碌着。孩子无数次抱怨,抱怨爱人从来没和我们逛过一次公园,上过一次街。我只能对女儿讲讲道理,我就连哐带哄,举实例解释。好在孩子越大越懂事,也能理解大人工作的艰辛。以后,孩子再也没要求过爱人和我们一块儿去做什么。
我的周围,有很多人固守中国传统式的婚姻。有人说不争吵的夫妻不是真夫妻,心灵上缺少沟通就会貌离神合,再往下发展城池已频临倾斜 ……此处隐藏11749个字……,一路攀爬,一路艰辛,伴随着快乐、悲伤、乐观、悲观、幸福、寂寞、疲惫、无奈等等的情绪。我们收获了许多,也失去了太多,取与舍之间,我们通常无力选择,只能老天扔什么给我们,我们就尽力接住、为自己所用;老天收回去什么,我们就尽量放手,看开看淡。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吃饱穿暖,安乐和谐,觉得这便是幸福。我们害怕去见识不一样的生活,又不甘心放过一次了解的机会。命运的安排,或自己内心的追寻,有意或者无意,我们终究是见到了那种与自己原本的世界毫无关联、却近在咫尺的生活。它让自己原本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家一幅几十万的艺术品、一辆上百万的豪车、一餐上万元的晚饭,随随便便把卡一刷,当做礼物送给友人,眼睛也不眨一下,平常得犹如小朋友之间互换礼物。想想自己买件衣服、买件家具、买棵菜都要考虑算计半天,尤其亲人被死神召唤等钱救命却无能为力的时候……那些留守儿童,地震后流离失所的孤儿……有天堂,有地狱,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这世界就是这么丰富多彩,如此层次分明。见识过了,震惊过了,对比过了,原来自己的幸福多么微不足道。
幸福是相对而言的,人比人,气死人,人比人,也能让一方获得巨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我们就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满意着我们所得到的,痛心着我们所失去的。我们不停地追逐着,名不见经传的追逐名和利,大名远扬、富得流油的却折腾着返璞归真。
我们的伤痛,大大小小的伤痛,何时才是个尽头?当我们贴近地面、将要融化为泥土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最终带去的,是幸福,还是伤痛?
人生幸福的感悟15【生活感悟】你到底想让孩子幸福,还是成功?01
跟邻居聊天,她说四年级的儿子期末考了全班第二,她挺欣慰的。因为这孩子以前很贪玩,成绩从来都是中等,她为此每晚都盯着他学习俩小时,不做完练习题不许睡觉,这才把成绩赶上来。
正说着,她儿子过来,说想去广场打篮球。她立刻问:数学题做完了吗?儿子显然有点反感,说好不容易放暑假,你就不能让我放松一下吗?
她一脸严肃:一放松你成绩又得掉下来,别觉得考个第二你就厉害了,你比人家第一差远了。
儿子走了。她跟我说:我真不敢夸他,这孩子本来就不知道争强好胜,得使劲拎着他才对自己有要求。否则考不上XX初中,还有什么前途。
回家后,我跟我儿子聊起那个邻居的小孩。儿子说:他呀,太小气,每次比赛输了都生气,我们买什么新玩具他都说他也有,其实他根本没有,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
我哑然。
这哪里还是“不知道争强好胜”,分明已经好胜得过头了。
晚上,我看到邻居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孩子挑灯夜读的照片,并附言:儿子,为了明天的幸福,加油!
我当时就想:她其实更该说的是“为了成功加油”。
在这位妈妈的艰苦努力下,她的儿子应该会越来越接近成功,但,可能也会越来越远离幸福。
【生活感悟】你到底想让孩子幸福,还是成功?02
成功虽与幸福密切相关,但并不能直接导致幸福。这是常识。
而为人父母,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出幸福感。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是一面在推动孩子成功,一面夺走他的幸福。
比如那个被改造得“争强好胜”的男孩,他将来可能会考上好初中好大学,做出堂皇的事业。但他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好,不能容忍自己的一点失败。而不管他多出色,这世上也肯定有许多胜过他的'人,那他会幸福吗?
我有个在外企做高管的朋友,认识十几年,我没见他笑过——礼节性的假笑是有的,但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从未出现过。
他老婆有次跟我抱怨,说这个年入几百万的老公,就像一架机器,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完成现实的目标。他不喜欢旅行,没有个人爱好,对艺术和大自然毫无兴趣,偶尔踢球是为了锻炼身体,去打高尔夫是为了跟上层人士交往,对红酒有研究,也是为了社交需要……
“用四个字评价他,就是了无生趣。”他老婆说,“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他小时候除了学习,他妈什么都不让他做,连历史书都不让看,以前他家有条狗,他有时候会跟狗玩,他妈为了不让他分心,把那狗也送人了。他妈现在还挺得意的,四处炫耀自己培养出了这么能赚钱的儿子,还强制我按照她的方法教我女儿。”
把一个热气腾腾的孩子,培养成了一架冰冷的赚钱机器,还深以为傲。
这样的妈,可怕吧?
【生活感悟】你到底想让孩子幸福,还是成功?03
可是同样的事,很多父母也在做。
——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许他看电影、听音乐、玩航模、踢足球、参加社会活动、投身大自然……扼杀掉他所有与学习无关的兴趣,使他丧失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让他的世界只剩单调枯燥的“功利”二字。
——为了让他有学习的动力,给他各种各样不合理的刺激,让他觉得“只有学习好,妈妈才会爱我”“只有考第一,才能得到梦寐以求的玩具”“只有上了名校,人生才有意义”……于是他的思想构建起畸形的逻辑:好成绩=好人生,坏成绩=全完了。而一旦成绩不如意,他必然万念俱灰。那些高考失利后自杀的孩子,想来多是如此。
——为了让他取得成功,四处给他树敌。他做得再好,也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比他好。于是他便觉得是别人妨碍了他的幸福,开始嫉妒、怨恨,对他人失去爱和善意,心理越来越阴暗,不愿意分享,不能与人团结,更不肯给别人帮助。这样的孩子,即便考上名校,恐怕也很难融入社会,更难取得真正的成功,至于内心的幸福,就更没指望了。
——为了让他发奋努力,拼命打击他的自信。永远在强调他这里很差、那里需要提高,“就算考第二,也比第一差远了”。你想的是“只有让他觉得自己差,他才肯用功”。却没想过,这个“我好差”的定论会伴随他一生。就算最后取得了成就,他内心也会惶惶然戚戚然,觉得外界都是虎狼,心头压着大石。而这么差的自己,根本不配得到幸福。
……
仔细想来,很多口口声声希望孩子幸福快乐的父母,其实只是自私地希望孩子成功,以分享他的胜利果实,或者无知地以为只要成功,他就能幸福。
他们并没有真正去想孩子是否幸福,更没有尽力去引导他走向幸福,所以才会不惜以折损孩子幸福的能力为代价,去换取世俗上的成功。
他们为孩子的成长做了许多努力,其心可悯,但其行可哀。
他们所谓的“为了孩子好”,只是让孩子拥有了“成功”这个外在形式,却没有“幸福”这种内心感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哈佛幸福课说:成功(包括物质、名声和地位),只能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大约10%。剩下的50%是基因,还有40%的幸福感,是心理决定的。
如果这40%被我们抹杀掉,他再成功,恐怕幸福感也很难及格。
所以,每一个父母都有必要扪心自问:我到底是希望孩子成功,还是希望他幸福?
若是后者,就请为他种下幸福的种子,让他自信、乐观、豁达、有爱心、有情趣,让他活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培养他幸福的能力。
不管以什么名义,毁掉孩子幸福能力的父母,都是愚蠢和自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