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5-10-11 06:39:10
幼儿教育随笔15篇[优秀]

幼儿教育随笔15篇[优秀]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育随笔1

我们班有一个小美女,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可爱的小圆脸,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小缺点:爱哭!她的哭声是无处不在的,早上来要下“几滴雨”,上厕所裤子脱不下来也会“下雨”,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衣服,她还是会“下雨”,出去玩排队走得慢了也要“下雨”,吃饭“下雨”,睡觉“下雨”……总之,下一整天的小雨。

瞧!还没进教室,就听见馨馨宝宝的哭声了:“呜呜,晚上早点来接我。”我走出门,结果抱在手里的馨馨,开玩笑地说:“哟,今天又下雨了,宝宝,什么时候出个太阳呢!”她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又是想笑又是想哭,一脸可爱。

活动结束,孩子们都去入厕了。馨馨宝宝开始哭,问她“怎么了?”“老师,我不会。”原来,她不会脱裤子,好,帮忙一把。小便完又开始哭,“老师,拉不上来”,“好,看好了哦!”我一边帮她穿衣服,一边教她应该怎么穿,她点点头说:“下次不哭了。”

吃饭了,又传来馨馨习惯性的哭声,“老师,我吃不下。”我一看她的碗,饭和菜基本上还没动过,我知道,她这样的哭声是要我们喂她吃饭。因为,在家访的时候,我就了解到馨馨平时的衣食住行全都是奶奶包办的,她几乎什么时候也不用做。奶奶对这个唯一的孙女非常疼爱。她姑姑对我说磬磬在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会哭,孩子一哭奶奶就心疼。于是,不想做的事就不做了,不想吃的菜就不吃了。

其实,家长不知道,孩子是机灵的,而这种“机灵”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认知的。千万不要看不起孩子,其实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了,已经会对成人的行为做出观察了。当她发现只要他做出某种动作或情绪(如哭泣、愤怒等)反应时,大人就会迅做出反应,满足她的需求。而这个时候大人的反应就在有意无意中强化了她的情绪反应,以后只要遇到类似的事情,她就会给你来一招。这就是“隔代抚养”常出现的问题。

试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能力越来越差?习惯差、自理能力弱?我想,原因不在孩子,更多是我们大人的“包办代替”。从对幼儿的家访中,我认识到如今的成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的。他们总认识自己的孩子还小,大人是应该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孩子不会吃饭,吃得慢,那就喂吧!反正不吃力,省的他自己吃弄得满地都是。其实,成人自己的懒造就了孩子的“懒”,懒惰思想一旦形成,孩子就输在了第一起跑线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做到能和大人一样吃饭、穿衣服,那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练习,反复练习。人的技能都是在不断地练习中得到提升的。我想,只要我们做一个“懒惰”(此懒非彼懒)的老师、家长,孩子一定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出色!

幼儿教育随笔2

幼儿园里每一天早上都有吃点心的时间。周一我照例为孩子们分好饼干,请孩子们排队来我那里拿。孩子依次来拿点心,什么也没说。我在等待着孩子们拿到饼干后说声“谢谢”。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就应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饼干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但孩子毕竟还小嘛。

于是在孩子们吃完点心后我就问孩子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你们有谢谢老师吗”有孩子立刻抢着说:“老师帮我们准备了饼干。”“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顺势问道:“那你拿了饼干后就应怎样说呢?”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我笑着说道:“说对了。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点心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忙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孩子们一齐回答“明白了”。第二天吃点心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准备好。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日的事,之后潘若妍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点心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当孩子们为我做了什么事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谢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幼儿教育随笔3

大班的孩子从这个学期开始已经开始动笔书写了,我们让孩子书写的都是一些最简单的数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笔的姿势正确,书写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会握笔,书写不成行。这部分孩子的家长纷纷找到教师,问是不是孩子没有认真学,或者是孩子太笨了……

我要对各位家长说,你们别着急!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快有慢,家长和老师应耐心等待。大班的孩子刚刚开始书写,怎么可以一下子就给孩子下定论呢?

这样,无疑回给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响他的发展,给他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

再者,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手指小骨直到二十岁左右才发育完成,孩子的年龄只有四、五岁,许多细微的动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书写的动作就是细微的'动作,刚刚开始那笔时,多少孩子不会啊!现在再看看都会了。

家长朋友不要以拔高的眼光去看孩子,你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孩子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孩子不是什么都会说了吗?而且说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开口说话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确握笔,并且写出漂亮的字吧!

家长朋友,别急,您的孩子一定会很出色的!

幼儿教育随笔4

开学已一周有余,因为班级的人数较少,很少让孩子到室外活动,似乎在教室里活动也不错,幼儿教育随笔。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幼儿到室外活动为好。

首先,孩子到室外活动,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有助于增强幼儿的体格,养成健壮的身体。

其次,在室外活动,场地较大,孩子们做什么都可以放得开,少有约束,可张扬孩子的个性,让他们的身心放松,有回归自然之妙处。

第三,到室外活动,孩子的眼里所见皆实物,有助于教师进行随机教育:你想,面对红花绿草,你讲故事也好,说儿歌也罢,已天地当教室,已周围的景物做教具,孩子们置身其中,其乐融融,用这样的方式教学,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教育不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吗?

当然,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卫生,选择的地方应是清新、自然、整洁的地方,防止孩子有意外的'感染。

二要注意安全,要选择有安全保障的场地,以防止孩子有意外的事故发生。

让孩子到室外去活动,有这么多的益处,那就多让孩子到室外去活动吧,这样,你的孩子会更加 ……此处隐藏4751个字……事,并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并掌握解决的方法。

2这次是老师错了

“啦啦啦……”孩子们正在上音乐课,唱行很认真。我发现耿艺豪坐在那里,低着头在玩手指头呢,唱完以后,我表扬了唱得好的小朋友,批评了上课不认真的小朋友,我用眼睛看看耿艺。他似乎知道错了,脸红了。

“现在我们再来唱一遍”,孩子们唱行可认真了。我特意看了看耿艺豪。他坐在那里还是没唱。这下我可生气了,孩子们唱完后。我批评了他,耿艺豪仰起了小脸,一副委屈不服的样子。

下课了,我问他:“你音乐课上为什么不唱歌呢?”“老师,我的嗓子……”没等艺豪说完,从他那沙哑的声音中听出他是感冒了,原来是这样,我不禁自责起来。

“耿艺豪,对不起,刚才是老师错了,不该批评你,你的嗓子不好,不能唱歌,老师错怪你了”,我当着小朋友们的面给他道了歉。孩子全部使劲地鼓起掌来。这次是老师错了。

3 接待啼哭幼儿十法

一、参观教育法

二、笑脸相迎法

三、美化环境法

四、情感关怀法

五、交新朋友法

六、耐心等待法

七、旁敲侧击法

八、战术退却法

九、抚爱法

十、团结友爱法

4 小小玩偶用处大

小小的手指玩偶,使用恰当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唱《蜜蜂做工》时,我做了一只蜜蜂指偶,整节课中蜜蜂指偶做主角,一会儿飞到花园中,一会儿飞到花丛中采蜜……

幼儿对它很感兴趣,注意力一直很集中,我就抓住蜜蜂勤劳做工的'有利时机去感染幼儿,激起幼儿的共鸣,达到了教育幼儿勤奋学本领,像蜜蜂做工一样,学好多本领,这比平时单纯谈话要生动形象得多,有趣得多。

在教幼儿其他内容,如讲到河马、大象、鸭子等,我巧用玩偶“河马”、“大象”、“鸭子”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们不妨多多发挥小小指偶的作用。

5 大胆的放手,孩子更有发展

今天下午的手工课,我一改以往的做法,不是我教孩子做什么,而是把孩子们准备的材料,还有我认为孩子们能用的材料都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做玩具,并跟孩子们说好了,自己根据自己所需要的材料看能做出什么玩具,就做什么,最好能做出与别人做的不一样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老师放手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玩具。

我没有插手,只是来回巡视,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并在适当的时候帮助极个别的幼儿找点需要的材料,孩子们做的热火朝天,看,王宗帅用一只易拉罐,在上面贴上眼睛、鼻子,一个小人做成了,真漂亮;李志伟用一个大酒盒这里剪去一块,那里粘上一块,一座小房子出来了,虽然不怎么精致,但也特别自豪,因为是自己亲手做的。李为正呢,拿来橡皮泥和瓶子,用橡皮泥做好小鱼什么的再贴到瓶子上,在做泥贴瓶子,不一会儿,一幅海底世界出来了……

到最后,大部分孩子都做出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虽然不怎么精致,但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是自己亲手做的。通过这节课,我认为大胆的放手,孩子们更有发展,因为我们的孩子特别有创新,以前做不出,是因为我们不放手,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老师们,放手吧,让我们的孩子更有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14

新生入园可谓是幼儿园门前的一大景观,哭的、拽的、笑的、闹得,真所谓是千姿百态。

尽管如此,大多数孩子还是顺利的从家长手里接过了孩子,当班主任老师们陆续的带领孩子们走进自己的活动室后,园门口接待的任务自然留给了我,这样,“认生”的孩子就是了一大难题。

朱辛子豫是刚入园的一个男孩子,第一天入园就出奇的安静,没有哭闹,谁知道当别的孩子停止哭闹后,他却一反常态的来了,当孩子的奶奶送到门口后,打过招呼后,“子豫让奶奶来送的,来,朱老师带你去教室。”谁知,孩子一扭身子,竟然抱着奶奶的腿,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找胖老师,找胖老师。”——教孩子的老师身材胖点。随后,子豫的`奶奶接着说:“孩子就认他的胖老师。”听到家长和孩子的对话,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笑着对家长和孩子说:“好,那你们等着,我去叫他老师来。”

看到张老师出来后,孩子跟随老师进入活动室。

针对此情况,我与家长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让家长明白了到了幼儿园,并不是一个老师,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除家长大脑中的老思想,谁教我的孩子,我就只认谁的观念。于是,从孩子在园表现,一直到入园前的分离,再到这个阶段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等等,进行了探讨。当看到家长不住点头的神情时,我觉得时机也差不多了。因此,我与家长达成共识,明天早上入园时,让我来接待孩子。

第二天早上,我在园门口接到了这位家长和孩子,虽然孩子比较勉强,但孩子没有哭闹,最后还是把小手给了我,当我牵着孩子的手时,我首先微笑着对孩子的表现给予了赞扬。“今天子豫真棒,能跟着朱老师进教室了。明天我相信,子豫就能自己走着进教室了。一会见到小朋友们,自己跟他们说一说,让小朋友们也学一学子豫。好不好?”就这样,在边说边走中,孩子忘记了人生,顺利了走进了教室。

第三天.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地等待着,“老师,我奶奶送我来了”……看到孩子荡漾着微笑的小脸,我也笑了……

通过这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让我更进一步明确了,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明白了教育的责任不光是孩子,还有家长的认可与期!

幼儿教育随笔15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轩轩是我们小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轩轩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轩轩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状: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图书,而在抢图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轩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轩轩小朋友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轩轩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幼儿教育随笔15篇[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