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师随笔(集合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师随笔1新学期开始已很久了,与孩子们走过了近六年的日子里,我们融洽相处,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那一双双充满天真与童趣的眼神,不禁让我想起那一幕。
事件描述:
在那个春风拂面,鸟语花香的美丽季节里,我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感悟生活。在一个课间,我的学生们正在玩丢手绢这个游戏,看到我后几只稚嫩的小手向我伸来:“老师,和我们一起玩吧!”我欣然应允,但就是这次游戏,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孩子们在阳光下,露着小白牙,笑得是那么的灿烂,唱得是那么的投入。快乐的`时光总是逝去得很快,在孩子们的歌声,笑声中,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准备站队进教室了。忽然,一个名叫洋洋的小男孩大声的哭了起来,一脸委屈的向我走来,噘起小嘴,我轻声的问道:“你怎么了?”他满脸的委屈小声地回答我:“老师,我还没玩过呢!”原来是这样呀!我笑着摸摸他的头,正准备开导他的时候,走来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钱宇,轻轻的抹去了洋洋脸上的泪水,说了一句:“别哭了,下节课下课时我们接着玩,咱们班同学太多了,刚才没有轮到你,我们是好朋友,下一次我丢给你好吗?”
眼前的一幕,令我感动,孩子们已经能懂得与同伴分担痛苦,为小伙伴解除忧愁,这就是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多么至真至纯啊!
走近孩子们——感觉真好!
反思:
今天的这一幕深深植入我心田,让我明白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灿烂!在我的课上,我充分关注每个学生,与之一起参与活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其实孩子们的世界有时候是我们成年人很难深入触及的。良好的伙伴关系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一个孩子,特别是贵为独生子女的孩子,处处以他(她)为中心,优越性很强,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往往只独自品尝,不愿分享,也许可能是时时顺心的,但一旦遇上烦心事,就怨天怨地,怨爹怨娘,甚至迁怒身边的小伙伴,很少从自身找问题,更别提体会他人的快乐,而我眼前的这些孩子却已经学会了去处理伙伴间的关系。我真的很庆幸能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他们天真、可爱的一面,常常使我又回到了童年,更让我明白了许多……
小学教师随笔2在区语文全员培训上,我有幸聆听了羊尖实小席丽新老师的讲座。她讲座中所提到的“微日记”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鸣。
说起“微日记”,其实,几年前我就在班里这么做了。尤其是对于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来说,“微日记”在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过,在讲座之前,我称其为“一句话日记”。当然我所说的“一句话”并不是仅限于一句话,恰恰很多时候,孩子们会写好几句,一段甚至一篇。
每当新学期开始,“微日记”的种子终于有了生长的机会。我跟孩子们讲,我们每天都要写“一句话日记”。一开始,我的目的.仅仅这是能让我快速了解孩子的办法,渐渐地,我也体会到了其他好处。
“一句话日记”的侧重点是“评论”,可以说说自己身边的小新闻、小事件,以各种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今日的所见所闻,自己的心情感受;可以向老师倾诉心中所想,提提建议,共同为班级出谋划策等。要求提出后,孩子们一开始把它当成了作业,亦有抱怨声。但渐渐,孩子们发现一句话日记亦有不少好处,他们也乐意去写了,而不是将它作为一项作业,一项任务。每天,我第一件事就是批孩子们的日记本,我觉得这是种享受,虽然它看似繁琐,可是我乐在其中啊。
“一句话日记”,好处可真不少。首先,写日记是可以宣泄情绪的,可以记录生活记录心的历程,它是一种发泄方式。这一点是普遍孩子写日记的内容。他们把这一句话日记当作是情绪的出海口。孩子们梳理自己一整天或一段时间的情感与情绪,总结而回顾。
小学教师随笔3美国作家洛根说,人的一生有两个目标:第一,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第二,享有你得到的东西。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实现第二个目标。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
2、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3、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
“老师您只是轻轻地对我说:
那天我不小心打破了玻璃,去办公室接受您的批评,我觉得您一定会严厉批评我,可是,您只是轻轻地对我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们能修好。
那次考试作弊被您发现,我心里想您一定会很生气,可是您只是轻轻地对我说:把书放下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那节课上我指出您的错误,怕您批评我,您只是轻轻地对我说:其实没什么,人都会犯错的。
那次考试我考的很糟,我猜想您一定不会原谅我,可是您只是轻轻地对我说:你是个有天分的孩子,你会努力的,下次一定能考好。
我得了奥赛奖后,我去感谢您,您只是轻轻地对我说:这是你应得的,我为你自豪。
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流着泪对您依依不舍,您只是轻轻地对我们说:我爱你们,因为我是老师。”
水的联想:
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要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把握好航向,去追求自己人生的目标,做名师。要有水的锲而不舍精神,水滴石穿,没有我们教不好的'学生。要有海的宽广胸怀,积小流,纳百川,不与人结怨,不抱怨。要有水的柔性,放在任何容器里都能适应,成型,不管学校分给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要象春天的水一样,培育学生知时节,润无声,要有一滴水能折射出光芒的单干精神,一个人也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要有水的团队精神,一滴水会干,容入大海永不干涸,汹涌的河水能冲毁一切。要象水一样既能净化自己,又能清洗别人。
水是坚韧顽强的,它会努力去寻找生存的空间 ……此处隐藏10295个字……法地找时间。时间是靠挤出来的,只要善挤,每天千字文完全可能。
再举一个例子:苏霍姆林斯基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他没有很高的学历,17岁初中毕业后,只经过一年的师资培训班的学习,他当上了农村的小学教师。然而,他坚守理想,坚持学习,在35年的教育生涯里,他一直坚持每天早晨5点——8点从事写作,白天去课堂上课、听课、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的问题。这一写,一生中写了40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共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片小说。
小学教师随笔14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宽容往往被教育者所忽视。事实上,宽容学生的缺点与赏识学生的优点是教育过程中两个互为联系的最重要的方面。宽容学生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赏识学生的优点。我觉得班主任对学生的过错应该宽容,在工作中注意教育的艺术,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
记得有天上午,一位小朋友跑来跟我说:“老师,我的水晶泥少了7盒”。当时,我没有声张,而是冷静下来悄悄地做了一番调查,最后确定静静的嫌疑最大,因为有同学看见她翻过别人柜子。更重要有过“前科”,曾到老师讲台上随意拿东西,但是为了维护她的自尊心,不让她受到伤害,我没有在全班学生面前揭穿她,而是在放学后,悄悄地把她叫到班公室。从她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她心里很不安,于是我和蔼可亲地对她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想请你帮个忙,行吗?”她睁大眼睛,点了点头。我继续说道:“今天我发现班上有孩子的水晶泥不见了,你能帮我去查一查吗?”她马上满脸通红,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我……不行的。”我拉着她的手说:“我相信你肯定行的,因为有人看见你在柜子旁边。”她听了连忙解释说:“老师,那不是我偷的,而且也不止我一个人知道柜子里有呀。”说完她低下头不敢再看我。这时,我语重心长地说:“其实丢这些是小事,我是担心这位同学如果不能及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味地继续错下去的话,那很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老师最痛心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所以,我真的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做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老师也一定会原谅她的`过错,为她保守这个秘密,不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她听了我的这番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迟疑地抬起头问我:“老师,您说的话真算数吗?”我冲她使劲地点了点头。这时我看到她的眼眶已经湿润,她哽咽地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水晶泥是我拿的,因为我觉得很好玩,但是奶奶不给我买。”说完,她惭愧地低下了头。我走过去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说:“你能勇敢地承认错误,说明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高兴。你放心,我向你保证这件事将成为我们之间永远的秘密。”听了我的话,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还向我保证一定会把钱还上的。从那以后,我发现静静再也没有偷过东西,学习也更努力了,天天下课跑来问我:“老师,我今天有没有更进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育过程中,我以“宽容”给学生一个台阶,使犯了错的学生鼓起勇气,坦然地面对并主动改正,挽回了学生的自尊,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老师对她的尊重和信任。
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容纳学生,容纳他们的偶然过失,允许学生一次失误,学生就多了一次健康成长的机会。毕竟失误并不意味着失败,给学生重新再来的机会,也许收获到的是意外的惊喜。当然,宽容不是无原则地姑息迁就学生,更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一味地迁就,要有原则和理性的分析。对待不涉及道德品质的过错,不宜采用惩罚的手段。宽而有爱,宽而有方,宽而有度。老师们,让我们多一些宽容,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阳光。如果我们不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冷静去处理,我们将无意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自责心理。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已不可救药,那么他会真的一步步走向深渊。如果你认定一个人是璞玉浑金,缺的只是雕刻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缺点,但是你的宽容会使他自肃、自律、自策,他会真的成为一块碧玉。因此,爱孩子就请宽容孩子吧!雨果说,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学生为之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愚昧无知,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做老师的,年长于学生,阅历丰富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当然应该宽容学生的缺点。宽容是一缕阳光,愿它时刻笼罩着我们。
小学教师随笔15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与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与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与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与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