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音乐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感受音乐的“韵律”。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按韵律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播放器、“库企企”音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有趣的音乐课,但是在上课之前呢,老师要来讲一个故事,请你们仔细听,等一下来告诉我们,你听到了些什么?”
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库企企”的小精灵,它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宝藏。为了宝藏不被别人偷了去,小精灵“库企企”把它藏在了一个大树的树洞里,而且只有念对了密码才能把宝箱打开。有一天,有一个王子救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对王子说:“王子王子,我知道“库企企”小精灵把宝藏藏在哪里,但是离埋宝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很远。你要骑着马走很远很远的路,而且还要翻过很高很高的山,你才会看见一棵大树,当你念对了密码,树洞里面的宝藏就是你的'了。但是你在找宝藏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棵大树,但是只有一棵大树里藏着宝藏。”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2、出示故事图片,再次复述。
师:“请你们看着图片,再听一次,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
二、音乐游戏
师:“现在老师要跟着王子一起去找库企企的宝藏了,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王子的密码是什么?他一共说了几次密码?”
师:“我们先一起来说一下密码好不好?那谁还记得爬山是怎么样的动作?我现在再来爬一次山,小朋友看一看,我爬了几下,才爬了一座山,好不好?”
1、练习爬山及说密码。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和王子一起去找宝藏,其他的小朋友仔细的看,他做的对不对。”
师:“刚才王子跟我说,他觉得xxx其他都做的很好,就是在骑马的时候骑得不好。因为他骑马一会快一会慢,很难看。现在老师敲一下骑马的音乐,小朋友们说说怎样骑马才最好看。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练习骑马。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王子来找宝藏。前两棵树我和你们一起找,后两棵树,你们自己找。记住要注意节奏。”
中班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鱼由少变多的情绪的变化,由孤单到和其它小鱼成为好朋友的愉快的情绪,在歌唱的基础上能够初步了解歌词的内容
2、能够大胆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鱼不同的情绪变化,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3、享受游戏情景所带来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在幼儿熟悉歌曲《三条鱼》的背景下。
2、条鱼的头饰若干。
3、《三条鱼》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音乐)
1、听音乐《三条鱼》
2、回忆复习小朋友们,你们都还记得这首歌吗?(幼儿回答后一起唱)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做一做那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小鱼怎么了吗?
⑴、教师戴上鱼的头饰饰演小鱼,一边做鱼游行动,一边用迟钝的速率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独单在发愁",并随同孤单、伤心的心情。
提问:有几条鱼呀?在哪里游呢?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
⑵、引导幼儿评论辩论:这条鱼怎么了?
幼儿:它在发愁,它想妈妈了。(请幼儿上台做一下伤心、孤单的动作)
⑶、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它?
幼儿:帮它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找朋友和它一起玩)
⑷、找朋友教师师将小鱼头饰拿下,放在黑板上,请出另一条鱼:"太好了,有条小鱼乐意和它做朋友了。两条小鱼碰在一路,会做些什么呢?"
①、请幼儿勇敢想象两条鱼在一起的景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心情来表示。
幼儿:手拉手、握握手、抱抱(引导幼儿做两个朋友在一起玩耍时的.一些动作)。
②、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头",并随同表现出开心的心情。
提问:刚才两条小鱼都在做什么事情呀?
幼儿:摇摇尾巴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动作,边学边做。
提问:另一条小鱼看到两条鱼这么快乐,也来和他们做朋友了。三条小鱼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③、请幼儿想象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景象,鼓励幼儿勇敢地用符合的行动、心情来表示。
④、教师和两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行动,一边用较快的速率唱出"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并伴随高兴、开心的心情。
2、学一学
①、教师从第一段音乐开始示范(一边唱歌一边示范动作)
②、带领幼儿完整的表演2遍
3、和小鱼做游戏。
①、我们这么多小朋友都做小鱼的朋友,小鱼一定很开心!我们一起和小鱼做游戏吧!
②、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感受、体验与其他小朋友一起配合游戏的快乐。
4、结束呀!小朋友,老师好像记得我们上次参加小鱼的音乐晚会时它说过还要让我们去参加它的舞会呢!呀!恰好是今天呢,那我们赶紧收拾收拾出发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3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并用活泼、连贯的唱法唱歌。
2、根据形象有趣的歌曲内容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活动重难点
熟记歌词内容并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爷爷、奶奶的图片各一张。
观察过老人走路的样子。
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介绍一位懂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启发幼儿结合平时对待老人的态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现
播放磁带
二、幼儿观察“爷爷、奶奶”的图片,引出歌曲
1、 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学习新 ……此处隐藏10869个字……话活动、听说游戏等。我们在活动以前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提供的材料的分析,对孩子学情的分析来确定活动的类型,目标的侧重,才能使活动更有效。
二、教材分析对重难点突破策略确定影响
语言活动中,对教材的分析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仅仅是要能挖掘出文学作品隐含的价值,还要在确定重难点后,再来细细体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对其隐含的教育价值的意义。
三、看图讲述中图片呈现方式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
因为我将本次活动定位在看图讲述上,所以如何呈现图片也是个问题。
对本次活动来说因为故事的情节简单而不是很新奇,因此我觉得如果四幅图整体呈现的话,幼儿可以通过对比来发现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第一幅和第四幅先呈现,让孩子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合理开展想象。
中班音乐教案14(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弱拍起的歌曲。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快速反应并歌唱。
2.初步发现身体各部位“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玩唱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忍住不唱”而只做动作的快乐。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二)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快来拍拍》。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唱歌曲《快来拍拍》一遍,注意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1.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快来拍拍》,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2.幼儿跟着教师边歌唱边做动作。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幼儿跟着教师,随钢琴弹奏歌曲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歌唱两遍。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自己的动作暗示。
4.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唱出来,还要跟着琴的速度做动作。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了,可以怎么办呢?
三、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藏起来”的唱歌游戏。
教师:这首歌还可以有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仍做触摸身体特定部位的动作。教师与幼儿尝试用常速玩这个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了,大家试一试,看能不能按快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效果分析:结合健康教育,学习说出自己身体从上到下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边说出名称边指相应部分。
(四)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积极,只是个别幼儿还不是很好的掌握游戏规则,仍然需要我的强化指导,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争取做得更好。
中班音乐教案15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尝试用各种菜名创编说白部分,并能有节奏的说唱;
3.乐意表演歌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图谱;领结、围脖、娃娃(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各种蔬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随音乐做蔬菜造型过场。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一起去买菜,烧饭给他们吃吧!去买什么菜呢?让我们想一想,做一做吧!(第一遍:大白菜、西红柿、大冬瓜、大南瓜;小花菜、紫茄子、小豌豆、胡萝卜)第二遍:还能买什么菜呢?我们再来一次!
二、以"买菜"的情境为线索进行发声和节奏练习。
1.师:蔬菜买来了,休息一下吧!你买了什么菜呀?(幼儿说各种菜,教师出示菜的图片)我们把买的菜唱出来,会更加好听!
师唱:"你买了什么菜?"幼唱:"我买了XX"。集体把各种菜唱一唱。
2.以"洗菜、切菜、炒菜"的情境进行说白部分的节奏练习。
师:孩子们,菜买好了,我们要干什么呢?(幼儿说"洗菜")。洗好了呢?还有呢?(集体回答)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手洗菜喽!
第一遍带领幼儿一起做;第二遍:你们有节奏的一下一下洗就更加好了(教师退出);第三遍:你们做的才可真香,我们再来有节奏的玩一次!
三、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老师把我们烧菜的事情编成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办家家》。我是妈妈,谁来做我的爸爸?
1.邀请一位孩子上来,边唱边表演。
师:谁还想来做?请…请你们帮我个忙,"炒小菜的"的那几句请你们来帮我唱。
2.再次表演唱。
师:刚才你在歌里听到了什么?(个别回答,个别几句教师再次范唱)3.根据幼儿所说出示图片,按顺序排列。并逐句朗诵。
师:你们真厉害,全部找到了。我要考考你们,能不能看着图片完整的唱?
4.幼儿第一遍尝试演唱,指导个别歌词的正确演唱。
师:很棒!有一句有点听不清楚,教师手点:"小菜……我们来喂她。"听一听琴声|谁来帮忙?
5.个别歌词的纠正演唱,第二遍完整演唱。
师:这回要加大难度了,看你行不行!老师要藏起来几张图片,看你们行不行?
6.第三遍演唱。
师:图片不见了,你们还能唱的这么好,真棒!(奖励唱的好的孩子佩戴饰品,送你爸爸的.领结,爸爸的围脖)谁也想要?老师也想来唱了,我来唱炒菜部分,你们唱歌词。
7.第四遍演唱。把围脖都奖励给你们!
四、幼儿创编歌词。
师:你们家烧得是什么菜呀?怎样把这个菜说到歌曲里去。
幼儿个别创编。除了这里有的,你家还可以烧什么菜?创编6、7组。
五、幼儿角色扮演师:爸爸妈妈都在了,娃娃还在睡大觉呢,我们快叫醒他们吧!请爸爸找到一个妈妈,妈妈来抱一个娃娃。我们一起来唱给娃娃听吧。
1.幼儿演唱,并表演。
师:把我们创编的各种菜也唱到歌曲里去,老师把菜放在凳子上,你们家自己选择。
2.幼儿自由的选择炒的菜,根据幼儿情况演唱。
师:娃娃吃饱了,我们带着他们去太阳下散步吧。
3.结束。
活动反思
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根据“办家家”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