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07-24 15:15:13
精选中班教案汇总七篇

精选中班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孩子们刚升入中班,对于现在新的环境还很陌生,想让孩子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必须先让他们去了解、认识现在的环境,便让他们感觉现在的环境比以前的还要好。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通过让孩子参与到布置环境的活动中来,体会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班级新环境,强化自己是中班小朋友的意识。

2、能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布置班级活动环境。

3、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提供各类场所,区角的设备和材料,集中放置一处。

活动过程:

一、认真观察室内外环境,谈谈班级的不同。

(1)、认识班牌,知道自己是中五班的小朋友。

引导幼儿观察,说说活动室、游戏室、寝室、走廊、墙饰等有什么变化。

认识新来的朋友。

小结:过了一个暑假,我们长大了,成为中班的小朋友了,活动室变了,还增加了新的朋友了,我们真开心。

二、师生共同商量游戏和活动区角的设置。

(1)、我们最想玩什么游戏呢?该把它们设置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根据幼儿商议结果,确定设置的游戏区域和位置。

(3)以相同的办法,确定区域活动的场地。如美工区、科学区等。

三、师生共同布置游戏和区角环境。

(1)、娃娃家需要什么材料?(床、电视、锅。)

(2)针对幼儿提出的材料需要,激发幼儿自主收集材料的兴趣。

------某某区还缺少某某?幼儿园没有该怎么办?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班级认真的`观察能找出班级之间的不同,包括班级环境、同伴、老师的改变。从而使他们对新环境不再感觉陌生。

第一环节幼儿观察的很认真,对班级的每个角落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部分同伴也不同了,老师也不一样了,让幼儿直接很直接感觉现在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是应为自己长大一岁了,上中班了。 第二环节中,我以一种商量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商讨游戏和区角的设置。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幼儿对计算区、语言区并不陌生,但提到科学区、建构区,他们不理解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将这类区域放置何处。 最后环节幼儿回答的很好,哪些地方还缺材料的,他们都知道回家去收集。

整个活动下来,第二个环节上的最吃力,幼儿对区域放置没有一点意见,一个问题提出来,基本上下面没有一点声音。我认为这其中也有我们老师部分原因。应将区角划分讲的再儿童化一点,这样可能他们能接受一点。

中班教案 篇2

诗歌《蹦蹦跳》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符合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诗歌语言简练,富有节奏,通过简短的几句,把小动物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整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从中可感受到生动的游戏趣味,带给幼儿一种活泼美好的精神感受。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感受并理解诗歌,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的理解。

2. 鼓励幼儿模仿诗歌句型说一名话,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3. 培养幼儿乐意倾听别人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蹦蹦跳》

课件说明:

按“开始”按钮进入主画面,主画面四个按钮内容为:

“蹦跳”钮:结合儿歌内容的相关动画。

“儿歌”钮:与儿歌相关的四个动物,借此画面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动物”钮: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提供的各种动物进行儿歌仿编。

“游泳”钮:以游泳为主要内容的动画。这是开放性内容,让幼儿模仿《蹦蹦跳》进行有关“游”的仿编学习。

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入课题。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它形象的动作特征。

师:“小朋友,听说你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是吗?那请你与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会做些什么动作?”

二、欣赏诗歌。结合播放课件,让幼儿理解、感受诗歌。

1.播放课件“蹦跳”中“青蛙捉虫”的一段。

(1)看!谁来了?在干什么?它是怎样捉害虫的?

(2)启发幼儿模仿青蛙蹦蹦跳动作,边学说“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虫,吃个饱”。

2.播放课件“蹦跳”中“小兔采蘑菇”的一段。

(1)师:“小白兔,蹦蹦跳,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情景。

(2)让幼儿仔细观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干什么,跳到山后干什么?

(3)师幼一起学做小白兔,边念边跳“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3.师:“看,还有谁也在蹦蹦跳,它们蹦蹦跳在做什么呀?”。播放课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

(1) 唷,原来是谁在蹦蹦跳?

(2) 教师模仿小袋鼠头一伸一缩,让幼儿说说大袋鼠袋袋里的小宝宝在干什么?

然后模仿练习“大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宝宝,探头又探脑。”

(3) 小麻雀,蹦蹦跳在干吗呢?请个别幼儿模仿练习“小麻雀,跳到枝头唱个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动作,然后集体模仿练习。

4 .播放“儿歌”钮内容,借与儿歌相关的四个动物画面,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引导幼儿边看动画边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

三、儿歌表演。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说到哪种动物,就请戴该头饰的幼儿进行表演。根据幼儿兴趣,可互换角色头饰再继续诗歌表演。

四、仿编活动。

1.会蹦蹦跳的动物还有好多好多,你知道还有谁也会蹦蹦跳呢?在幼儿讨论后,播放“动物”钮的内容,让幼儿观看。

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蹦蹦跳为线索,编一句与该动物有关的话。

3.请幼儿自由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学《蹦蹦跳》仿编诗歌,并进行交流。

四、开放活动。

1.播放“游泳”钮的内容,让幼儿观看这些动物在干什么,是否可用蹦蹦跳来讲它们的动作,让幼儿思考该用啥恰当的话来描述它们的活动内容。

2.请幼儿大胆说说自己仿编的有关游泳的诗歌,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延伸活动。激发幼儿继续进行仿编的热情。

大自然中的动物,它们有的会蹦蹦跳,有的会游呀游,有的会飞,有的会爬,小朋友们可要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动作,为它们编出好听的话,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

中班教案 篇3 ……此处隐藏4089个字……膀,以及坚硬的喙,都是油蛋孵化出的。你们太棒了,我的奖励是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农民伯伯养的鸡鸭鹅也同我一样是鸟噢。

3.游戏:鸟儿藏猫猫,送蛋宝宝回家

师: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它们在等我们做游戏呢?哦,我看到他们了,在五彩树那里呢。你们发现它们是谁了吗?

师:啊,企鹅从南极来我们森林做客了,还有鸵鸟也来了。咦?是谁在哭啊? 师:原来是我们的蛋宝宝,它们小心从巢里掉了下来回不了家了,请可爱的小朋友们把它们送回家好不好?

师:蛋宝宝们都被安全送到妈妈身边了。它们这样调出来太危险了,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帮它们设计一个不会掉出来的安全鸟巢,来保护蛋宝宝们好不好,谢谢你们!

我们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与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2.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3.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拓展认识标志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呢?之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了哪些标志呢?(请幼儿说)

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

“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

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形状、意义等方面加以比较,区别三种性质的标志。

指导语:那么多的标志,我们怎么能把它们都记住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它们的颜色、形状一样吗?如果请你给它们分分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小结:一种标志代表一种意思,它的图案简单、易懂;标志通常分为三类,黄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是提醒或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标志”;蓝色或绿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常叫做“提示标志”;一般画红色斜杠的标志表示禁止我们做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标志”。

5.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初步学会运用标志。

出示生活中的场景,请幼儿找出这些地方需要的标志。

指导语:小朋友认识了那么多的标志,老师来考考你们吧,一会请小朋友分成六组,每组六个相同的标志,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标志拿 在手中,当大屏幕上出现画面时,你认为应该出现什么标志,请拿这个标志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来,哪一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还答对了,就为你们组争得一颗小星星。

小结: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义,放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幼儿园教学楼内走动观察,请幼儿根据手中标志的意义寻找适当的位置粘贴。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念儿歌。

2、让幼儿了解过马路的交通规则,学会自我保护。

二、活动准备:

“念儿歌、读童谣”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阅读树“念儿歌、读童谣”,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引导幼儿翻开“念儿歌、读童谣”中“哥哥走”页面,进行自主阅读。

(出示“念儿歌、读童谣”)今天苏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你们看是什么书啊?(阅读树“念儿歌、读童谣”)小朋友想看吗?

2、请小朋友翻到18—19页,这里有一幅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3、幼儿自主阅读,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请小朋友安静阅读,认真仔细的观察画面。

4、你们从里面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走在哪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还有谁看到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再次仔细观察,进一步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教师小结:哥哥拉着妹妹的手在过马路,一走走到了马路口,红灯亮了我们停,绿灯亮了往前走。

(二)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小朋友还看到这幅画里有字宝宝,知道这些字宝宝说的是什么吗?这些字宝宝说的是一首好听的儿歌,讲的就是哥哥和妹妹过马路的事情,儿歌的名字叫《哥哥走》。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哥哥走》请幼儿安静倾听。

3、提问:

(1)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哥哥走)儿歌里是怎么说?(引导幼儿完整表达,并大胆的说出自己听到的内容。)

(2)还有谁听到不一样的?(鼓励幼儿根据儿歌内容来回答)

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用儿歌的内容作出小结。我们再来听听,还有谁听的不一样?

4、教师再次有感情的.朗诵儿歌,请幼儿认真倾听。

谁还听到和原来不一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5、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儿歌。(两遍)

小朋友刚才听得可仔细了,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儿歌吧!看谁的声音最好听。

6、请幼儿分角色朗读儿歌。

刚刚小朋友学的真好,现在老师请男孩子站起来读儿歌,等下女孩子再读一读,看看是男孩子读的好,还是女孩子读的好?

(四)活动延伸:老师会把“念儿歌、读童谣”这本书放在图书区,请小朋友区域活动时再去阅读。

《精选中班教案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