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合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1老师,种子发芽了今天,还向往常一样,进行一日生活的流程。孩子们很调皮,很可爱。
中午,孩子们午睡起来后,我带着孩子们下了楼,给孩子们发加餐,小女孩梳头发。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吃着加餐,都很乖。但是,只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乱跑。他们对之前种下的种子很是好奇,他们时不时的跑过去看看,摸一摸。当时,我觉得他们会把弄坏了,或者把种子给挖出来。所以,我就把他们给呼唤过来啦,坐回自己的.位子上。这时,袁可非和马雨泽小朋友还没有过来。我正准备说话时,他们两个跑过来告诉我:“丰琴老师,小种子发芽了,小种子发芽了。”他们高兴地说。
后来我就想:“我们成人不能一味的让孩子顺着我们的想法去做,要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他们会从玩中游戏中学到所学的一些知识。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2幼儿园里最近举行拍球比赛,所以利用早上锻炼的时间孩子们各个都在为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而努力。今天孩子们玩起了拍花样球,王治舟玩单脚跳拍、龙龙双手交换拍、东东边跑边拍,一时间孩子们都在“秀”拍花球,看到孩子们排球兴趣正浓,我也顺手拿起一个球开始把他们拍的花球连起来拍,可是这时候东东几步跑过来一下子把我的球给打在地上,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早已扬长而去,我定了定神,抱着球过去问还在拍球的东东:“东东,为什么把我的球打到地上?”可他不但没给我解释反而笑得很开心,像是受到表扬似的,见他不理我,我气坏了:“你打我的球我也打你的球!”我也把他的球打到地上,东东突然由喜变怒,像是受了万般委屈,指着我说:“坏老师、坏老师!”
这时班里一片寂静,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有开始后悔刚才冲动的举动,心里不住的怪自己。东东说完抱着球很生气的坐到小椅子上,我也赶忙坐到他旁边,拉拉他的手:“东东对不起,我不应该打你的球,可是是你先打我的球,你为什么要打掉我的球?”他听完转过脸来看着我,想了想说:“因为那样拍球只有我会拍,我不想让你拍”,“也就是说,你想边跑边拍球只有你一个会,对吗?”东东点点头,我却摇摇头:“不要以为班里只有你一个人会拍,王治舟拍的花球不仅多而且双手边拍边走、王莹还会站在翘翘板上拍呢!”东东惊讶的看着我。
我拿起球把孩子们拍的'花样球串起来拍,孩子们看了兴奋极了,一个个也学着我的拍法拍了起来。我拍着球走到东东面前:“东东要不要一起拍呀?”东东抱着球也开始拍了起来,看着孩子们热火朝天的劲头,我心里高兴极了。在拍的时候我问东东:“我还是坏老师吗?”东东笑着说:“小朋友都跟你学会拍球了,原来你不是坏老师,你是个好老师!”听着他说出这样的话,他笑了我也笑了。
我想,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做为教育者,不仅要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更应该引领着孩子更好的成长。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3我们班的孩子好多做事情都是拖拖拉拉,不光是吃饭穿衣速度慢,来园迟到的现象也时常发生。九月份就要入小学了,他们即将面临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生活、学习的节奏将大大加快,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有所认识、有所行动,如何促成幼儿的这种转变呢?我觉得要用适宜的方式去触动他们,帮助他们。因此,选择了故事《快睡吧,小田鼠》,让他们用“观察者”的眼光去看待小田鼠,发现拖拉行为的可笑,并以“帮助者”的身份去帮助小田鼠,然后,又在希望小田鼠向自己学习的期盼心态的.驱动下,比比同伴之间谁的习惯最好。我想,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拖拉现象有一定的帮助。通过课堂上的看图片、听故事、提问题等,一步一步地逐步深入学习,我班幼儿对此感触很深,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几个平时做事特别拖拉的孩子,在集体面前也认真地做了“保证”,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良习惯,有了积极努力改正的渴望。说明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4平时,小朋友的小椅子都是整齐地排在墙边,上课时侯,小朋友都搬着小椅子围到桌子旁边来,尽管每次都告诉孩子们要轻轻拿,轻轻放,但他们总是拖着,推着走。这样不仅很吵,而且会损坏椅子,长此以往,还会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上活动课了,孩子们兴奋的站起来搬椅子,还是又推又拖。我大声说: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呀?孩子们马上安静下来,教室里一点声音也没有。过了一会儿,孩子们纷纷嚷起来:谁也没有哭!我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怎么没有,你们仔细听听,好像是小椅子在哭!
孩子们都趴在椅上听,刘轩小朋友奇怪地问:小椅子为什么哭呀?刚才,你们搬椅子的`时侯,不是推就是拖,都把小椅子弄疼了,小椅子就哭,小椅子说不想跟你们做朋r友,因为你们一点也不爱它,听完我的话,小朋友马上轻轻地搬起椅子,老师以后,我们要轻轻地搬椅子!
从此,小朋友搬椅子的时侯,都是轻轻的。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5轩轩专心地拼中国地图嵌板已经有十来分钟了,可是总有几个地方拼不上。只见他耐心地拿着几块这儿比一比,那儿放一放,不停地尝试,努力想把地图拼好。甚至有几次,他伸出手指去触摸嵌板的边缘,似乎想在触摸中寻找相同曲线的感觉,希望能借此找到正确的拼法。在旁边观察已久的老师轻轻地走过去,拿起其中一块镶嵌片比划着:“你看,这块可以放在……”没等老师说完,轩轩焦急地打断了老师的话:“我会拼的!老师,请你让我自己拼!”说完,轩轩马上低下头,又沉浸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他全神贯注地工作着,完全忘记了老师的存在。他时而困惑,时而欣喜,只有他的表情才能让别人了解到他的工作的进展情况。终于一幅完整的地图出现在眼前,轩轩兴奋地欢呼:“老师,我自己拼好地图了!”这件事给了我一些很深刻的感悟。
感悟一:教师常常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当老师要告诉轩轩如何去拼好地图时,他焦急地打断了老师的.话,强调“我会拼的”.并向老师提出“请你让我自己拼”的要求,非常坚定地表明了孩子不希望失掉独立动手的机会,有努力克服困难、自我实现的决心。幸亏老师及时发现后马上改变了指导方法,尊重孩子的愿望,把操作权利重新还给了孩子,才使孩子最终通过努力的尝试,有了兴奋的欢呼“我自己拼好地图了”。否则的话,就是“成人阻止儿童自由地行动,因此他本人成为儿童自然发展的最大障碍”。
感悟二:教师往往希望通过幼儿的兴趣点来引发更深入的学习、探索和发现,但有的时候,幼儿可能更想在自己的空间里去好好地利用这份兴趣,好好地享受这份兴趣,在自己的这个空间里,他们也在思考、学习、发现,而老师不适当的介入,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兴趣,从而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还要用心聆听,可能孩子正在对我们说“请不要打扰我”。
感悟三 ……此处隐藏7509个字……轻松愉快地上别班的区域里活动,老师还会鼓励他们他多结交新朋友,体验有新朋友的快乐。
五、初见成效继续摸索
通过跨班区域互动游戏实现资源共享,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新颖有趣的玩法,使幼儿玩得更加尽兴。打破了原来班级的界限,让原本没有交集的幼儿有机会在一起交往学习,给了幼儿更加广阔的天地,扩大了交往互动的范围,更好地满足幼儿交往的需求,为幼儿提供充分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在这种新的跨班游戏活动中,幼儿体验着与同年龄共同成长的快乐,分享着公共资源带来的快乐。在一次一次的交往互动中,锻炼者自己的胆量,学习探索者交往的策略和方式,获得了交往的经验,积累了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对幼儿的交往能力,技艺的提高等多方面都大有促进作用。
在活动区,幼儿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我们以《指南》为依据,通过对活动区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指导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继续摸索总结、改进完善,争取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11今天,在娃娃家玩的小朋友不多,于是我也走进了娃娃家,我想和孩子们一起玩,可是孩子们拒绝了我。我纳闷了:每次在操场上玩游戏:“开火车”“吹泡泡”“老狼老狼几点钟”,孩子们都没有拒绝过我。
既然拒绝了,我就站在外面当旁观者,我仔细观察:只见一个小朋友怀抱着一个布娃娃,一个小朋友在给布娃娃穿衣服,一个小朋友在给布娃娃梳头发,另外一个小朋友在给布娃娃穿鞋子。他们不一会儿就给布娃娃打扮得漂漂亮亮。看见他们虽然不是很熟练,但是个个儿都很卖力,个个儿都很开心。
我心里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和他们一样:总喜欢躲着大人玩游戏,很多时候也不希望成人的'参与。是啊,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相信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自由空间去发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获得更大的收获。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12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他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在今天,一个4岁的孩子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哲学课,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深刻意义。
今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嘟嘟走到我面前,低着头,不说话,手使劲地拧着衣服,我用手摸他的衣服,果然湿了,全部都湿了。我轻轻地问他:“衣服为什么湿了?是不是洒水了?是不是开水龙头的时候,用力过大,把水溅得满身都是?”他一直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不说话。我接着问他:“是不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把水弄到你身上了?”嘟嘟还是不说话……这个时候,我正要批评,但看着他扁起的小嘴,我想:算了吧,等等吧,给他一个思考的时间,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于是我用我的衣服给他换下湿了的衣服,告诉他:“先穿老师的吧,等你的`干了再换下来。”接着,我开始揽着他,耐心地等。一分钟过去了,嘟嘟终于抬起头,说话了,他说:“老师,我刚才大便了,水冲不下去,我用盆接水往下冲的,不小心,盆里的水就洒身上了,但是我把大便冲下去了。”
我紧紧地抱着嘟嘟,跟抱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个时候,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差点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伤了孩子的心。
嘟嘟也紧紧地抱着我,向来,孩子抱我总是紧紧的,让我喘不过气来。我们总是因为自己是大人,有很多的想当然,并且把这个想当然当作真的事情放在孩子做错的事情上面,殊不知,我们这些自以为是伤过孩子多少次心。
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吧,也许他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13刘平是咱们班的“小公主”,不仅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个性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刻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我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咱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咱们做到了吗?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14回想起刚开始接触翻绳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只是把绳子拿在手上随意的玩弄着,没过几分钟就对它失去了兴趣,玩起来觉得很费劲,很难翻,有的孩子甚至有放弃玩它的念头。不过经过我这一个多月持续的鼓励、引导和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们对翻绳游戏逐渐的有了新的认识,慢慢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是一根绳子拿在手上,能翻出各种花样,不仅是我教过的能翻出来,还能翻出一些我没教过的,有趣好玩的.造型,还很喜欢相互配合着玩,玩起来可真是不亦乐乎。有些家长还过来找我要绳子回家玩,说回家还教爸爸妈妈玩呢。孩子们的手部小肌肉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很好的培养了他们手部活动的灵活性。
翻绳游戏现已是我们班的主要游戏活动之一,每天的课前饭后的空闲时间基本上是用来玩翻绳游戏,不再担心他们在这些空闲时间觉得无趣而吵闹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看到孩子们努力去克服困难,逐渐获得点点滴滴的进步,突破自己,找到学习的信心,我的心里觉得很高兴,自己的付出终于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是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如果我在孩子们学习翻绳时,觉得翻绳是很难完成的游戏而有放弃的念头时,没有让他们坚持学习下去,他们就不会有这种因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还会失去玩翻绳游戏这项技艺的愉快记忆。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15在小朋友们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总有小朋友告诉老师,老师我不会。那么,老师布置的任务有那么难吗?并没有。
绘画课上,老师要求,用圆圈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例如圆圆的花朵,圆圆的钟表,圆圆的太阳,以及能想到的各种圆圆的东西。老师的话音还没有说完,就有小朋友急忙的举起手来,老师,我不会。
可是我看了一下,他平时的绘画,挺不错的`,一笔一画直线画直,波浪线也有波浪线的样子,圆也能画出圆形了,那么为什么用圆圈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就不会了呢?
并不需要思考,我明白他并不是说自己不会画,而是怕错。不知道是谁给这些回答不会的小孩子们灌输的这样的观念。只有完完全全照着老师的画,只有完完全全听着大人说怎么怎么画,你这里该怎么画,你这里该上什么颜色,你这里要画个这样的形状,只有画的完全跟大人想的一样,那一幅画他才算会画。但是,我们的幼儿园需要这样画画吗?
并不是。我们要培养个小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的孩子。如果让他一味着跟着老师,想跟着以前的想法去做,那么他还有什么进步呢?这种涂鸦式的教学并不是我们所倡导的。虽然老师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家长这一方面,还得多多的让家长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