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月、日》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月、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月、日》教案1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而准确地判定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对策: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讨论,总结出自己的方法。
教学准备:年历片,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一年有12个月,有3l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谈话:前不久,小明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吗?
小明说:我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xx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准备过生日呢,我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给他。可20xx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提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
二、主动建构
1、探究活动一。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xx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反馈:找到了小明弟弟的生日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小结:20xx年2月的天数和20xx年2月是不同的。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xx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xx年的2月只有28天.没有29日,所以小明在20xx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揭示课题:认识平年、闰年)
谁来说一说20xx年和20xx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
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是不一样的,你能很快算出像20xx午这样的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肯定"365一l=366天”的算法)
2、探究活动二。
拿出年历表观察1997—20xx年2月的天数,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先和同组同学说一说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2)你还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交流: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反馈:谁来汇报一下,从1997—20xx年2月的天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提问:那么公历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呢?各小组在1997-20xx年这12个年份中找几个平年和几个闰年,分工计算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汇报计算结果和本组的发现。
归纳:除以4没有余数的数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3、知识链接:你知道吗?
录音配音乐解说: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为一年。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样每年就大约比365天多6小时,4年累计下来大约就多了24小时,将多出的这一天放在2月.2月就有29天。所以,通常每4年中就有一年的2月是29天,人们把这一年称为闰年。
三、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提问:他们说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谈话:你还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一些值得纪念的事件是在哪一年发生的吗?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名在全班交流。(学生有可能说到整百年)
《年、月、日》教案2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数学考虑:协助同学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同学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商同学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年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同学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同学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 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身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同学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
(4)你能根据20xx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同学们逐月观察,提问同学并指名回答。)
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大月(7个)
1年 12个月 30天:四、六、九、十一 小月(4个)
28天 29天 二月 特殊月
2、 记忆大、小月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的二月。那么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 ……此处隐藏10795个字……一次过生日要等到几岁?小明还想知道,当他长到29岁时,一共能过多少个生日?
[说明:在帮小明解决了为什么长到8岁,却只过了两个生日的问题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个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时间小精灵也要考考同学们。
⑴时间第一关:辨一辨。。
《年、月、日》教案13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通过学习“年、月、日”的知识,使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在教学中,先出示有针对性的练习,然后让学生回答并说出解决此类练习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这样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巩固理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在教学中,每完成一种题型,都让学生说一说有关的知识。在说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地消化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应该掌握的技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分工合作,对内容进行整理
把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用适当的方式将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概括性地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这两个单元分别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的,再看教材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材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看教材上的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这些内容你都理解了吗?
3、概括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并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展示、交流整理的单元知识结构图
1、先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地回忆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师: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们有什么疑问?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难点,使下面的教学有的放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较好的评价,学生从教师表扬的话语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打开教材,翻到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学习过哪些内容,你们认为这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回顾并在小组内交流)
1、小组汇报,教师指导并归纳,适时板书。
(1)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①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②每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天,分别是1、3、5、7、8、10、12月;有4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4、6、9、11月。
③同一年中连续的大月是7月和8月,共有62天。
④平年的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⑤闰年的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每年的下半年都有184天。
⑥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年、月、日》教案14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平闰年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重点: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方法。
教学对策: 尽量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积累同学的生活经验,便于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教学准备: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对年月日的知识你了解了多少?
2、 基本练习:
(1)平年一年有( )天,闰年有( )天,相差的天数出现在( )月。
(2)今年是20( )年,是( )年,我国将在( )年召开奥运会,这一年是( )年。
二、计算经过时间
1、胜利小学从7月1日开始放暑假,到9月1日正式开学,胜利小学放暑假一共放了( )天。
同学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明确:7月1日也是算在放暑假之中的,7月份一共放了31天,8月份也是31天,9月1日已开学,不能算在放暑假中,所以暑假一共放了31+31=62天。
假如从7月5日开始放暑假,到8月29日开学,一共放了( )天。
2、妈妈所在的班组从3月22日到4月10日,一共加工了200套服装,这个组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服装?
重点理解:3月22日到4月10日在计算时两头都要算,共20天。
3、出示:第21页考虑题
引导同学理解:计算农作物的生长期,计算的方法各地不同,可以两头的天数都算在内,也可只算一头的。
假如两头的`天数都算在内,那么这三样农作物的生长期分别是几天呢?
先独立算。
交流计算方法。
4、今年几岁了?(9岁还是10岁)
引导同学理解:周岁与虚岁不同算法,周岁只算一头时间,虚岁两头时间都算,所以虚岁比周岁要大1岁。
5、小结:我们在计算经过时间时,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经过的时间是算一头还是算两头。
6、练习:(1)从今年的10月1日到明年的2月1日,经过了( 4 )个月。
(2)从今年的10月到明年的2月,经过了( 4或5 )个月。
板书设计:
补充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年、月、日)
(1)两头都算
(2)一头算一头不算
(3)两头都不算
补充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年、月、日)
(1)两头都算
(2)一头算一头不算
(3)两头都不算
《年、月、日》教案15一、我会写
日rì(今日、日月、日子)
田tián(田地、田里、大田)
禾hé(禾苗、禾田)
huǒ(大火、火力、火花)
二、我会认
月yuè(月亮、月光)
水shuǐ(开水、大水、水田)
山shān(土山、上山、下山)
石shí(石头、石山、大石)
三、认识笔画和笔顺规则
捺(乀)点(丶)
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四、推荐阅读
日月水火
红日圆圆,
月牙弯弯,
河水清清,
火苗红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