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象》教案

时间:2025-11-06 13:06:09
《两只小象》教案

《两只小象》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只小象》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只小象》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3、启发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如手、口等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重点:

1、正确掌握休止符的用法。

2、能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能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与创造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认识休止符

(1)出示一只闭口的小鸭,放在开口小鸭旁边。

师问:两只小鸭有什么不同?生答:一只在叫,一只在休息。

(2)看图模仿小鸭叫一叫。

gagaga()

(3)看图模仿小猫叫一叫。

()miao()

要求学生边拍手边学叫声,并用双手打开表示休止。

(4)出示红灯----休止符,表示休止一拍。

师:“在马路上看见红灯,行人要停一停。在歌曲里看见它(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二、感受聆听

展示课件上的标题----长鼻子,学生说说是什么动物。

看大象和小象的图,分别听听展示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学学象的.行动,如脚步缓慢、笨重,长鼻子甩甩等。

三、学唱歌曲

(1)看歌曲的MTV

(2)教师范唱,学生轻声哼唱。

(3)学生用“LA”音唱旋律。

(4)学读歌词。

(5)随琴学唱《两只小象》。

(6)用打足气儿和没有气儿的皮球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编创活动启发学生动脑筋,运用身体的部位打出强弱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歌表演两个学生为一组,自由组合表演《两只小象》。

六、

看图片,向学生介绍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保护它

板书设计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歌表演:《两只小象》

《两只小象》教案2

活动目标:

1、自然地随老师学唱歌曲,并积极扮演小象参加歌曲演唱活动。

2、借助老师体态动作,教学图片理解并记忆歌词,尝试创编各种动作与同伴结伴演唱。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唱、律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小象两只。

2、音乐磁带。

3、图片一幅。

4、小象头饰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

引导幼儿在音乐响起后,能按节奏动作,在唱到“我们都是好朋友”时,做出各种亲昵的动作。

提问:“如果两只小象见面了,它们会怎么做呢?”(边说边演示图,引发幼儿说说打招呼、握握手、笑一笑等行为。)

二、学习歌词朗诵。

教师:“图上的小象在哪里?干什么?”(引发幼儿用歌曲中的完整句说话。)

三、整体感知歌曲。

出示玩具小象,幼儿整体感知歌曲。

1、教师边演示玩具,边逐句范唱歌曲。

2、幼儿再次感受旋律。

四、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1、教师:“小象的游戏真有趣,我们也一起来唱唱玩玩吧!”(边演示教具,边带领幼儿一起唱歌。)

(1)、第一次唱完后,用“小象”亲亲小朋友的脸,以鼓励他们继续学唱的乐趣。

(2)、第二次唱完后,引发幼儿在做小象走的动作时,要放开做,不要怕腼腆。

2、幼儿边唱歌曲边尝试玩手指游戏。

教师两手手指自然弯曲,模仿小象行走。

教师:“我的两只小象出来玩了你们的小象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唱。”

(1)、唱完一次后,鼓励幼儿手要相互勾紧。

(2)、第二次唱完后,请个别做得好的幼儿一起做“勾”的动作。

3、幼儿边唱边游戏,并在“见面握握手”的.地方做些“亲昵”动作。

(1)、教师:“我这大象也想出来玩了,请你们也到河边找个朋友吧!”

边游戏,教师边仔细观察,并问问他们是怎么样表示与同伴很友好的?

(2)请幼儿继续游戏,并记住在最后一句时,要做些动作表示两人很友好,做得与众不同更加好。

(3)、幼儿游戏第三次后,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他们与众不同的“亲昵”动作。

五、小象洗澡。

教师:“哇!真累呀!小象们,我们一起赶快到河边洗个澡,干干净净的回家吧!”

放《生活模仿》动作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

六、结束活动

教师:“你们洗的真干净,来,我们回家吧。”

《两只小象》教案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熟悉歌词内容,结合歌词进行游戏

难点:

有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大象,了解其外部特征

材料准备:两只小象的音乐和伴奏 音乐《小动物走路》

活动过程

导入:小动物在森林举办运动会,幼儿随音乐《小动物走路》律动进入活动室。

提问:都有哪些小动物到森林里去了?(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基本过程:

1、教师甩动食指,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

2、教师用食指边唱边表演歌曲2遍,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谁来了呀?(小象)它晃悠着小鼻子还在干什么?

3、幼儿拿出食指跟着教师随音乐做动作,(结合歌词内容,通过手指游戏)表演歌曲。

4、教师创设情境,小象鼻子长大的过程,分别用2根、3根、5根手指,运用手指游戏变现歌曲。

5、游戏:小象找朋友

结束:森林运动会——小象拔河比赛

《两只小象》教案4

在《动物王国》这个主题中,孩子们对小象产生了兴趣,好多孩子从网上等渠道查来了各种关于象的资料。因此,我们贴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热爱动物的'意识,知道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好帮手。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亲切、自然。

3、能够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知道休止符的意义。

< ……此处隐藏14540个字……、阳光少年音乐组合、星光闪闪音乐组合。

⑷表演

邀请两个组合分别上台演奏。之后放下乐器。

【设计意图】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协调的能力。

5、欣赏乐曲

师:两只小象非常可爱,现在我们来聆听一首轻快活泼的乐曲《小象》,小象具有爵士乐的风格,它形象地描绘了小象嬉戏玩耍的情景。播放《小象》乐曲的视频。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小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小结:

师:生态文明,责任担当,从我做起。我们要保护它们,人类只有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存,共享地球,共享大自然,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达成教学目标。

《两只小象》教案14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3。启发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如手、口等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1、课件—两只小象MP3下载

2、课件—大象有个长鼻子

3、图片—大象2

4、头饰若干

两只小象

1=F 3/4 常瑞 词 汪玲 曲

中速稍快

两只小象

哟啰啰,

河边走,

哟啰啰,

扬起鼻子

哟啰啰,

钩一钩呀

哟啰啰,

好像一对

哟啰啰,

好朋友,

哟啰啰,

见面握握手

哟啰啰,

见面握握手

哟啰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课件,引出课题

课件—大象有个长鼻子

(听听展示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2。发声练习

二、展开

1。课件欣赏歌曲。

学学象的行动,如脚步缓慢、笨重,长鼻子甩甩等。

2。提问:两只小象们在干什么?

3。学唱歌曲

(1)听歌曲熟悉歌词。

(2)朗诵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轻声哼唱。

(4)随琴学唱《两只小象》。

(5)用打足气儿和没有气儿的'皮球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歌表演

两个幼儿为一组,自由组合表演《两只小象》。

三、延伸

看图片,向学生介绍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两只小象》教案15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幼儿对手指游戏很感兴趣,一 听到音乐就开始用身体来表演,结合小班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有长长鼻子的小象,通过欣赏音乐《两只小象》让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玩中学,玩中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歌词内容。

2、让幼儿初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的长鼻子。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感受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歌词内容,结合歌词进行游戏

难点:有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大象,了解其外部特征

材料准备:两只小象的音乐和伴奏 音乐《小动物走路》

活动过程

导入:小动物在森林举办运动会,幼儿随音乐《小动物走路》律动进入活动室。

提问:都有哪些小动物到森林里去了?!..教案网!(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基本过程:

1、教师甩动食指,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

2、教师用食指边唱边表演歌曲2遍,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谁来了呀?(小象)它晃悠着小鼻子还在干什么?

3、幼儿拿出食指跟着教师随音乐做动作,(结合歌词内容,通过手指游戏)表演歌曲。

4、教师创设情境,小象鼻子长大的过程,分别用2根、3根、5根手指,运用手指游戏变现歌曲。

5、游戏:小象找朋友

结束:森林运动会——小象拔河比赛

活动延伸:故事《小象的奖牌》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音乐欣赏活动《两只小象》。在活动前就在想:活动中孩子不配合怎么办,活动时开始是直接用伴奏还是清唱。在课前也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了,从中也学到了不少。

在本次活动中,运用幼儿熟悉的音乐律动入场,幼儿熟悉音乐也熟悉音乐中的小动物,能通过律动中的动物自然的引出小象。在老师用手指做小象鼻子晃动时,有的幼儿因为对手指谣《猴子荡秋千》 很熟悉,都在说是小猴子在荡秋千。当老师边唱边用手指表演时,有的幼儿很自然的就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在小象鼻子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幼儿很激动,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小象,想着要努力让自己的鼻子变大变长,还会跟旁边的`幼儿比比鼻子。活动中,教师说的较少,让幼儿通过手指的变化表现歌曲,也让幼儿在一遍遍的欣赏中熟悉歌曲内容。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

在活动小象找朋友时,由于教师没有先提要求在让幼儿进行游戏,幼儿跟着老师随音乐玩游戏,游戏中在找朋友时许多幼儿都希望跟老师做朋友,在跟好朋友抱一抱时很多孩子都来抱老师,使得孩子抱成一团,有的孩子就被撞倒了,有的幼儿也会趁跟好朋友抱一抱的时候,把好朋友抱倒在地上。

在小象拔河比赛时,开始幼儿不太懂怎么玩,就在后面看2个老师拔,有的幼儿还在旁边为老师喊加油,看到跟自己在一边的老师快被拉走了会很急,都在后面拉着老师的衣服帮忙,在跟小朋友比赛时,一组的小朋友也和团结,都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使劲往后拉,即使全摔倒在地上了还是开心的笑着,一次次的说:”老师我们还要玩。”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感触很深,在活动前,因为有领导来听课就很紧张,感觉没有激情。告诉小宝贝些老师有点紧张,小宝贝些就对着我喊:“谢老师,不怕不怕!”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激情来了,从活动中也看到的宝贝的能干和团结,让我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课上完了,感觉还不错。可课后一想,就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太多了。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总是有些牵强。教师的语言生动性不够,表情也不够,特别是教师的语速过快,还有游戏活动环节的设计不完善。

如果在让我上一次,我先要写出一个详案,把游戏活动重新设计,在让好朋友抱抱的基础上,可以让好朋友碰一碰,握一握手,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好朋友的爱。在游戏前先讲清楚规则在让幼儿游戏。在活动中注意活动的安全。在活动前还要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说课,请同事或有经验的老师帮忙听,帮忙找出问题,及时修改。

《《两只小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