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彩池》教案6篇(精)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彩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彩池》教案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第一段,指导朗读第一段。
3、感受五彩池的形态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五彩池》。请大家齐读课题。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什么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起来汇报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水池形状多(真不错,能把读懂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池水颜色多
四川藏龙山
(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
(其实五彩池的水都是清水)
……
(2)汇报交流
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预习当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听这位同学的问题,看他提出的问题你想到了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池水颜色多的原因?(同学们看,这位同学不懂的问题正是刚才那位同学读懂的,一会儿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大家就明白了。谁还有问题?)
为什么叫五彩池?(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
石粉?是哪儿来的(看来你对石粉感兴趣)
……
二、细读课文
1、了解自然段意
看来同学们还有不少问题,这样吧,再进一步学习课文时,看你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好吗?
其实给同学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两点就是五彩池的什么?(特点):形状多、颜色多。下面就请你自学课文,挑选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特点,把重点词句划下来。(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三、研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说,并要求回答第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出示第一段)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分析、比较为什么是这句话?)
这句话说明五彩池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2)课文哪个句子写出了五彩池的大大小小?
(投影)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的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底。(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划下来)
(讨论)菜碟有多大?一亩有多大?
(指导朗读)该如何读出它的大小深浅?指名读、领读。
(3)哪个句子写出了五彩池的玲珑多姿?
(投影)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
这句话中你觉得最重要的词是哪些?想不想看看这些五彩池?(投影)
(4)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地方写出了五彩池的形状多,知道是哪儿吗?
(这个省略号就告诉我们水池还有好多形状,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水池还会像什么?)
(5)(指导朗读)这么多形状,你觉得美吗?这么美该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同学们,五彩池有这么多的形状,又这么美丽,你想把它画下来吗?
2、指导朗读
(范读)从同学们的画中,大家都感受到了五彩池的形态美。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那些美丽神奇的水池,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这幅美景。(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录象)同学们想象到了吗?那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五彩池呢?
刚才看录象时,我发现同学们都被五彩池深深吸引住了。那大家想不想把这美丽神奇的景色读出来呀?这么多同学想读啊!这样吧,你觉得怎么读能把你的感情读出来就怎么读。放开声音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学了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五彩池的色彩美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彩池》教案2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通过对五彩池美丽、神奇特点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目标
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构想
通过学生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文章的文字美,蕴寓美。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内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学习13《五彩池》。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出示投影,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都读懂了什么?你哪些地方还不懂?提出来。
2、小组学习。将你提出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待会我们一起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五彩池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还有像什么的?你能用手中的笔画下来吗?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读读背背。
(2)“更是我惊奇的是,……”“更”去掉可以不可以?为什么?使作者惊奇的是什么?(默读课文,想象所描写的景象。)谈谈自己的感受。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你能背下来吗?
(3)池水为什么能显出不同的颜色呢?朗读第四自然段。
(4)为什么说“五彩池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现实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更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三、总结全文。
你对五彩持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感情
《五彩池》教案3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 ……此处隐藏745个字……:玲珑多姿、菜碟、鲜艳多彩、漫山遍野、呈现、凝结、细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两个词。
2、用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五彩池到底有什么奇异之处呢?请仔细读读2、3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听读2、3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两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第2自然段:五彩池的'样子。第3自然段:池水的颜色。
2、学习第2自然段。
(1)投影展示第2自然段。
根据关键词语“多得数不清”“好看”等来说明五彩池的样子不仅多,形状各异,而且美。指导读出“美”。
师引读:大的面积……小的呢……水浅得……池子的边沿……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出示文中带省略号的句子。
师:省略号说明什么?(告诉我们水池还有其他好多形状呢。)
师: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水池还会有像什么的?(像花朵、树叶、圆日……老师适时加以肯定。)
师:水池竟然还有那么多形状,可能还有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五彩池?(师边放录像边配乐朗诵。)
(2)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
3、归纳总结,明确写作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把那么多的五彩池写清楚的?(总分:先概括后具体写。)
4、齐读。能背诵更好。
三、作业:
仿照课文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一段话。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了五彩池的形状,现在我们一起去感受五彩池池水的美丽和奇异。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分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互相说说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
3、汇报交流。学生通过朗读来汇报“读懂”的内容:美、颜色多。指导读出喜悦、惊奇、向往、喜爱。
4、学生质疑,师相机解答,并做简要归纳。
师:形成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呢?
师生归纳:池底生着许多高低不平的石笋。阳光照射。岸上花草树木的倒影。
三、归纳全文。
1、师:面对这么神奇的五彩池,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学生自由说。)
2、齐读第4自然段。
四、小结。
五、作业。
1、课外阅读《中国名胜经典》。
2、根据想象绘制一幅图画《我心中的五彩池》。
3、摘抄文中的描写颜色的词语,并补充两到三个(例如:淡绿、乳白、鹅黄、瓦灰)。
《五彩池》教案6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1、3)
三、教学课时: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1、同学们见过水池吗?(说说见过的水池的样子、特点)
2、见过五颜六色的水池吗?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3、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读课文,标出每个自然段。
2、默读课文,找出介绍五彩池的部分。
3、再读课文,讨论课文的段落层次。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藏、折(多音字)
折、丈、矗(翘舌音)
笋(平舌音)
2、认清字形:
藏、碟、镰、矗、耀、驾
3、讨论如何记好生字、词。
4、同学互相检查自学效果。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词,口头组词。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分段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这段话讲什么意思?
2)、文章开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
4)、“没想到”和“真的”指的`是什么?
5)、理解“腾云驾雾”、“神奇”的意思。
3、全班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2)、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五彩池的什么?(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
3)、“晴朗”指的是什么?
4)、在晴朗的。日子里五彩池是什么样的?
5)、理解比喻句: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6)、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什么?
7)、五彩池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3、巩固练习:
1)、分段朗读课文。
2)、说说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形状。
3)、说说五彩池的神气表现在哪儿?
〈四〉、课堂小结:
1、分段朗读课文。
2、说说五彩池给你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2、理解课文最后部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一、二部分。
2、说说五彩池的样子、特点。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3、说说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分段朗读课文。
2、为什么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3、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1)、课文通过数量、颜色、大小、形状等突出五彩池的特点,帮助我们学习景物描写。
2)、适当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具体。
3)、五彩池的奇特景观,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更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导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3、试背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