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案

时间:2025-11-05 06:39:08
《司马光》教案

《司马光》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司马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光》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2、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学习两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2、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 学生质疑。

4、 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1、 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2、 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3、 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

1、 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2、 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1、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2、 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3、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 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5、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6、 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2、3自然段。

2、 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党性朗读第1自然段。

2、 过渡:正当这些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出示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情景。

2、 说一说: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掉进大水缸会发生什么情况?

3、 在情况危急时,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各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2、3自然 段。

4、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5、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6、 评读。

7、 讨论: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小朋友。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小 朋友吗?

三、指导写字。

四、教学后记:学生发挥想像到的办法去救小朋友。

《司马光》教案2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0.司马光

没有慌 —→ 搬石砸缸 —→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 积极动脑 —→ 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司马光

2.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 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 范读课文。

2. 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

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

1.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 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4. 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

四. 教学生字词

1. 自学生字词。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 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a. 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b. 去拼音读。

c. 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2)检查字形。

a.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b.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c. 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

2.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试读课文

1. 指名分段读课文。

2.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二. 讲读课文

1. 讲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

(4)指名看图说说水缸,假山的位置。

(5)再指名说说水缸的样子。

(6)指名朗读。叙述的语气。

2. 讲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那个小朋友怎么会掉进缸里的?他会遇到哪些危险?为什么?

(3)看图说说“别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从哪里看出他们慌了,他们可能会喊什么?

(4)指导朗读。

要用紧张的语气读、指名读、齐读。

3. 讲读第三段。

(1)看图。

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险,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这时候会怎么想?(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2)指名读课文。

(3)用“——”把写司马光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4)从哪些地方看出司马光没有慌?

(5)比较句子。

a. 他搬起 ……此处隐藏19526个字……听,看你找的对不对?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 喊 跑 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 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

4.师:司马光能在这种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救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示:急中生智,领读。

5.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看谁的办法比司马光更棒?

6.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自己说自己的)。

五、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堂检测:

1.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2.司马光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来救小朋友,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像司马光一样的聪明,机灵,好吗?听好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芳芳的爸爸出差不在家,就芳芳和妈妈两个人在家。吃完晚饭,芳芳在房间里做作业,妈妈一个人在卫生间洗澡,芳芳作业作完了,等了好一会儿,也不看见妈妈从卫生间走出来,芳芳很奇怪,心想:咦,如果是平时,妈妈早就应该从卫生间出来啦,今天怎么洗这么久还不出来?他喊了几声"妈妈",可是没人应,她有点急了,又大喊了几声,还是没人应,芳芳慌了,踢开卫生间的门,一股热气直冲出来,只见妈妈躺在浴缸里一动不动。原来,妈妈已经因为缺氧而昏迷不醒了。这时,如果不赶紧抢救妈妈,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芳芳吓得嚎啕大哭,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如果你是芳芳,会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司马光

小朋友——掉——大水缸——得救

《司马光》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好、没”的另一个读音。会写8个生字。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好、没”的另一个读音。会写8个生字。

2、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抽读生字,想想用哪些办法能记住这些生字娃娃。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3)(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捡起起一块石头,猛地向水缸砸去,水缸砸破了。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五、小结:

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齐读第三段

六、作业

熟读1到3自然段。

七、板书

司马光砸缸

其他小朋友司马光

慌救人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读词语

(2)用字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4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命,夸”注意上面要写得舒展。

“挣,扎”左半边的提手旁要写“直立”。

四、作业

1.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抄写生词。

五、板书

司马光砸缸

命夸扎挣

六.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