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改编、解答、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弄清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解题方法。
2.培养、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关系句填空。
( )是单位“1”,苹果树除了有和梨树同样多的数量外,还多( ),苹果树是梨树的( )。
( )是单位“1”,椅子价钱是桌子价钱的( )。
椅子价钱○( )=( )
2.仿照上面例子分析关系句。
(二)导入新课
我们复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上题发现,有很多题的叙述形式很相似,但解题方法却大不相同。为什么不相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对比、区别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出示例1。
(1)默读例题。
(2)同桌互说分析思路。理解足球是单位“1”,篮球除了有和足球
篮球的个数,用乘法计算。
(3)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组长检查)一名学生板书:
(4)反馈、订正、说出不同的列式。
(5)问:两种方法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共同点是两种方法中都有一步是求2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不同点是:方法一是先求篮球是足球的几倍,再求足球的几倍,也就是篮球的
加上足球个数就是篮球的个数。)
2.改编上题,第一个条件不变,只变换单位“1”,即为例2。(改的文字用红粉笔)
(1)学生默读例题思考,为什么足球和篮球变换位置?
(2)同桌互说分析思路。
(3)画图、列式:(在本上做,一生板书)
方法一:解设篮球有x个。
(4)三种解法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等于20个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方法二则是先求出足球相当于篮球的几倍,(5)例1和例2的不同点是什么?
位“1”,用除法计算。)
3.根据图形编题,出示例3。
(1)学生默读。
(2)根据思考题讨论。
①你们所编的题谁是单位“1”?为什么以它为单位“1”?
②列式。
③问例1例3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例1、例3的单位“1”都是已知的,都是求单位“1”
(1)根据思考题小组讨论。
观察算式,你认为谁是单位“1”,为什么?
(2)学生画图、列式。(方程、算术两种方法。组长检查、辅导,一生板演。)
(3)反馈、订正。
方法一:解设篮球有x个
(4)观察例3、例4与例2、例4的异同点。(小组讨论)
集体订正:例3和例4的单位“1”不同。例3的单位“1”是足
数是多少,根据乘法意义用乘法计算;例4的单位“1”是篮球的个数,法意义就要用方程列式,也可根据逆运算用算术法列式。例2例4的相同点:都是把篮球看作单位“1”,篮球个数都是所求的,因此根据乘法意义,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或根据逆运算用除法列式。不同点:例2
于足球的倍数。
(5)学生自己观察黑板的四个例题,再次观察异同点。(看题、看图、看列式。)
(6)质疑。
四、课堂总结
(略)
五、巩固练习
1.第94页中“做一做”的第1,2题。
2.第95页第1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内容是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比较练习课,目的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明确相比的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几倍,所以在教案设计上突出了分数乘除法例题的对比。在让学生独立完成例1的基础上,改变单位“1”出示例2,通过一改一编,突出了两题的区别。例3的出示是根据图形而编出来的,比直接给出例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思考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如何找单位区别。例4的出示是根据算式编的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及解题思路。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2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并能掌握检验方法。
2、根据题意,能画线段图分析图意。
3、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数学,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过渡引入
1、根据题意,判断谁是单位1,并写出各题的数量关系。
(1)故事书本的2/5 等于连环画的本数。
(2)梨重量的7/8 是840千克。
(3)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2/3 。
2、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4/5,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这两组算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本课知识有联系,通过学习,为学习新知作过渡。]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我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可是我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根据题意与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根据题意,启发学生: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式。
体重× 4/5 =体内水分重量
师引导:这道题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该怎样求?能不能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式,设未知数χ,再列方程求出?
(4)学生尝试练习方程解答,个别板演,教师点评。
(1)解:设这个儿童体重χ千克
(2)算术法:28÷4/5 χ× 4/5=28 χ=28÷4/5
χ=35 答:这个儿童体重35千克。
(5)让学生自己检验,分两步检验
①把χ=35代入原方程,左边=35×4/5=28,右边=28, ……此处隐藏13823个字……>
(四)巩固反馈
(1)课本第91页的第2题。
(2)根据列式补充条件: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91页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由于新旧知识联系很密,因此本节课在教案设计上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在画图分析的过程中抓住数量关系相同,只是已知和问题发生了转化,引导学生利用数量间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1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找出单位“1”,会判断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2)会列式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找单位“1”的情感体验,有意培养学生的解答应用题意识,并最终养成正确解答应用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会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找出单位“1”,会判断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三、教学难点:
会列式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预学
课前学生诵读“数学经典”
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吗?最喜欢里面哪个人物?为什么?
生:看过,最喜欢孙悟空的勇敢机智,不怕困难的精神。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重温西游戏故事,体验成功的乐趣,大家喜欢吗?
(一)四基训练
根据已知条件先找出“1”的量,再找出数量关系。
1、花果山有45只小猴子,老猴子的只数是小猴子的4/5
()×4/5=()
2、水帘洞里有12只大石碗,相当于小石碗数量的1/3
()×1/3=()
3、孙悟空体重40千克,占猪八戒体重的1/5
()×1/5=()
(二)自主探究
1、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上结了80个人参果,孙悟空一棒子打落了3/8,打落了多少个人参果?
2、师徒四人在翻越"狮驼岭"大战时,猪八戒消灭了150个妖怪,是沙僧消灭妖怪数量的5/7,沙僧消灭了多少个妖怪?
3、孙悟空在车迟国与虎力大王斗法比求雨.孙悟空施法时,大雨整整下了48小时。虎力大王求雨的时间比孙悟空少5/8,虎力大王求雨时大雨下了多少小时?
4、孙悟空在狮驼岭与大鹏妖怪斗法,大鹏每秒可飞行48千米,要比孙悟空的速度快1/5,孙悟空施展法力时每秒可飞行多少千米?
问题:
(1)找出各题里的“1”,说说它是已知还是未知,用方程解答还是用算术方法解答呢?
(2)找出数量关系。
A:()×3/8=()
B:()×5/7=()
C:虎力大王求雨的时间=()Ο()×5/8
D:()Ο()×1/5=大鹏的速度
(3)列式或列方程
学生首先自主学习十分钟,当有质疑时可互学或小组内组学,从而进入互学环节。
二、互学
(一)小组交流,展示点评:
先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依次交流
小组内讨论导学目标中的每个问题,组长并记录好。
(二)由小组在班内展示,学生点评
提示:台上交流的小组交流时,其他小组要与台上小组做好互动,如果有同学说错了(及时指正)或不完整要做好补充。
中心发言组发言结束后,由主持人或组长总结本组学习的内容或本组在发言时的表现。然后由各位学生对这个小组做出评价,老师可以进行总评,适当的发言。
预设:
虎力大王求雨的时间=()+()×5/8
有少数学生不会判断加还是减,关键在于不知道哪个量多哪个量少。
1、找数量关系。
A:树上结的果子数×3/8=打落的果子数
B:沙僧消灭妖怪的数量×5/7=猪八戒消灭妖怪的数量
C:虎力大王求雨的时间=孙悟空求雨的时间-孙悟空求雨的时间×5/8
D:孙悟空的速度+孙悟空的速度×1/5=大鹏的速度
(3)列式或列方程
A:80×3/8
师点拨板书:
以a为单位1,a已知,求b(另一个量)b=a×()/()
B:解:设沙僧消灭妖怪的数量为X个5/7X=150
师点拨板书:
以a为单位1,a未知,求a,设a为XX×()/()=b(是已知的另一个量)
C:48-48×5/8
师点拨板书:稍复杂的
以a为单位1,a已知,求b(另一个量)b=a+(-)a×()/()
D:解:设沙僧的速度为XX+1/5X=48
师点拨板书:稍复杂的
以a为单位1,a未知,求a,设a为XX+(-)X×()/()=b(另一个量)
三、评学:
(一)巩固反馈
1、孙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捣乱,打落了120个红色的桃子,打落的青色的桃子比红色的桃子还要多1/3,孙悟空打落了
多少个青色的桃子?
2、唐僧的.体重为60千克,比孙悟空体重多1/5,孙悟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花果山的猴子真多,老猴子和小猴子共有81只,其中老猴子的只数是小猴子只数的4/5。花果山里老猴子和小猴子各有多少只?
(1)找出各题中的“1”,是已知还是未知?你确定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更合适?
(2)你能准确的找出题里的数量关系吗?请根据数量关系列式或列方程。
(二)拓展提升
孙悟空和猪八戒比法力,在一座高大的山中间要开出一条平整的大路。孙悟空单独做用8分钟就可以完工,猪八戒单独做得用12分钟才可以完工。如果孙悟空先开凿3分钟后,猪八戒再加入合作,他们师兄二人还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工?
属于哪类型的分数应用题?
解决此类应用题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随堂检测
1、松树有80棵,是柳树的棵数的5/8,柳树有多少棵?
2、美术小组有25人,手工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少1/5,手工小组多少人?
3、松树有80棵,比柳树的棵数多5/8,柳树有多少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