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5-09-01 00:12:09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消防员的制服、工具及其用途。

2.在参观活动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大胆提问。

活动准备:

1.《谢谢你帮忙》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22 页。

2.家长通知书、数码相机。

活动过程:

1. 提前给家长发通知书,告知他们参观活动内容。

2.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22 页,与幼儿讨论消防员制服的特点、功能以及消防工具的用途,鼓励幼儿提问并尝试回答,

例如:

. 消防员制服的特点是什么?

. 为什么消防员的.制服会反光?

. 消防员用什么工具来灭火和救人?

. 氧气筒有什么用途?

. 防烟面罩有什么用途?

3. 老师提议参观消防局,观察消防员的工作和装备。

4. 参观时,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并鼓励幼儿提问,对事先讨论过的内容作出更正或补充。

老师可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参观过程。

5. 回园后,与幼儿讨论消防员制服的特点、各种工具的用途等,老师可出示参观的照片,帮助幼儿回忆照片的内容,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记录下来。

6. 请幼儿把照片和自己记录的内容贴在展览区,大家共同分享和回顾。

活动评价:

1.能描述消防员制服的特色。

2.能说出消防员工具的用途。

3.能大胆提问。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画的观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认识汉字“多少”。

2.发展幼儿语言,学习儿歌。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写有儿歌的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画,学习儿歌。

儿歌:多少

小鱼多,小狗少,

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猫少,

小猫气得喵喵叫。

1.让幼儿观察图画,逐句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小鱼和小狗)数一数,小鱼和小狗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小鱼多,小狗少。)

小鱼那么多,小狗才一只,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着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老鼠和小猫)数一数,老鼠和小猫谁多谁少?(幼儿数后,得出:老鼠多,小猫少。)

小朋友看看这些老鼠在干什么?(老鼠们在高兴地吃苹果)一只小猫非常生气,坐在一边喵喵叫!

(3)幼儿完念儿歌。

二、通过儿歌的念读,认识汉字“多少”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找出已识汉字:小鱼、小狗、老鼠、小猫、大。

2.引导幼儿一字一句地读儿歌,引出识字内容“多少”,并将放大的汉字“多少”出示,让幼儿认读。

3.引导幼儿找出儿歌中多和少,并数一数,有几个多字宝宝,几个少字宝宝。

4.引导幼儿用多和少扩词、说句。如: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很多书。他没有多少玩具。

三、延伸活动

幼儿每人一张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识字,请幼儿用水彩笔给汉字“多少”戴上花环。

活动反思: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有效地去做个专业的老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有趣的语言。

2、初步学会运用重叠词和"不是××,是××"的句型。

3、学习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养成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花园里》的背景图1幅(将公鸡、白鹅、小鹿、小朋友的图片插在背景图中);自制的《花园里》图书4本;录音机、录音带。

经验准备:活动前与幼儿到幼儿园里散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自由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

2、重点指导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1、引导幼儿观察《花园里》的'画面,自由讲述。

2、提问"花园里有什么?"

3、重点通过观察,大致了解花园里有什么,并引导幼儿学习使用重叠词,如"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等。

三、分享经验

1、老师配乐朗诵散文,幼儿第一遍欣赏。

2、提问:"感觉这篇散文怎么样?讲了什么事情?"

3、重点引导幼儿初步把握散文的基本内容。

4、播放配乐散文,幼儿第二遍欣赏。

提问:① "你最喜欢散文里的哪句话?为什么?" ②"花园里还藏着许多秘密,它们在哪里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把猜测的内容和结果用"不是××,是××"的句型讲述出来,欣赏散文独特的语言。

四、幼儿再次操作

1、引导幼儿合作看书欣赏散文。

2、出示4本自制图书,引导幼儿学习协商,合作看书欣赏配乐散文,并自由跟念。

3、重点引导幼儿合作、倾听同伴的习惯。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继续寻找花园里的秘密。

附:《花园里》

花园里,真美啊!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咦,这儿有朵花!噢,不是花,是大公鸡头上的鸡冠呀!

咦,这儿有个果子!噢,不是果子,是大白鹅头上的小红帽呀!

咦,这儿有树杈!噢,不是树杈,是小鹿头上的角呀!

咦,这儿有把草!噢,不是草,是小朋友头上的头发呀!

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一起到花园里捉迷藏,大家玩得真开心呀!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2、知道不怕冷的秘密是多运动。

3、能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4、通过语 ……此处隐藏1867个字……告诉小猴和小熊这是怎么回事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童话故事中的语言美。

2、理解故事中小熊经过冬眠、小母鸡长大的情节,丰富词语“冬眠”、“季节”。

3、能专心倾听故事,大胆地描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母鸡回来了》

2、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公鸡和母鸡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第一幅图中有谁?小熊和小母鸡是一对好朋友,小母鸡长大的样子小熊可没见过。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师引出故事《小母鸡回来了》。

3、集体欣赏故事录音,熟悉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讲述小母鸡、小熊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师:小熊是什么时候认识小母鸡的'?小熊又是什么时候和小母鸡分开的?当小熊再次见到小母鸡时,小母鸡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

4、利用教学挂图再次欣赏故事,了解花和季节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地说出花和小熊、小母鸡之间的关系。

教师:桃花开的时候是什么季节?那时候小母鸡会说话吗?蔷薇花开又是什么季节?这时候小母鸡是什么样子的?桂花开是什么季节?小熊要送给小母鸡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满满一瓶桂花酱”?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继续引导孩子回忆故事内容。

教师:所有的花都谢了,小熊就怎样了?什么是冬眠?等小熊醒来时,什么花开了?他看到了小母鸡了吗?最后他找到小母鸡了吗?

5、师友共同讨论小母鸡的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母鸡变成大母鸡后的变化。

教师:小母鸡再和小熊见面时,和原来一样吗?为什么小母鸡和原来不一样呢?

(2)教师小结。

6、请幼儿结合自身谈谈长大的变化。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故事复述和表演;师幼还可以根据故事内容,一起制作图画书。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美在哪儿呢?我乘上一片落叶做的小船,要去看看美丽的秋天。我问小草,小草轻轻地告诉我:“秋天是黄色的。”我问枫叶,枫叶沙沙地告诉我:“秋天是红色的。”我问白菊,白菊微笑地告诉我:“秋天是白色的。”我问松树,松树大声地告诉我:“秋天是绿色的。”我问大地,大地骄傲地告诉我: “秋天是绚丽多彩的。”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散文诗,理解、感受散文诗所表达的秋天的多姿多彩。

2.尝试根据散文诗的句式结构仿编单句散文诗。

活动准备:

1.《秋天的颜色》教师资源、秋天景物幻灯片、钢琴音乐。

2.白菊花、小草、松树、大地等图示、白板。

3.单调秋天的挂图;各种装扮秋天的装饰品,如树枝、枫叶、各种蔬菜水果、小动物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图片,请看这里。”

师:“猜猜看这是一年四季中的哪个季节?”

幼:“秋天。”

师:“你怎么知道是秋天,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师:“秋天是什么颜色?”(幼儿发言)

二、过程

1.引出诗歌,完整欣赏。

师:“原来在小朋友眼中秋天是这么丰富多彩。有一位小诗人,也想知道秋天到底有哪些颜色。我们一起跟随他去看看好吗?”(播放教师资源,幼儿完整的欣赏)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完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幼:“很美、很舒服……”

师:“老师和你们的感受一样。那这么优美的诗歌你们想不想学会它并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呢?”

幼:“想。”

教:“那我们一起先来回忆一下这首诗歌吧。”

2.分析诗歌,幼儿理解记忆,教师带领幼儿回忆诗歌并逐句分析,细致理解、记忆诗句。

师:“诗人是这样说的‘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秋天里有许许多多的颜色,那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小朋友还记得他都问了谁吗?”

师:“你们还记得诗人最先问的是谁吗?”

幼:“小草。”

师:“小草(教师将小草的图片贴在固定位置)那小草是怎样回答他的呢?”

幼:“秋天的黄色的。”

师:“小草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呀?”

幼:“轻轻地。”

师:“小朋友一起来做做怎样是轻轻地?(抓住幼儿的典型动作,如小脚轻轻地走)我看到这位小朋友两只小脚轻轻地走,那我们就用这双小脚丫来表示轻轻地好吗?”(粘贴小脚丫图片。)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这一句“我问小草,小草轻轻地告诉我,秋天是黄色的。”后面的诗句让幼儿自己摘卡片粘贴,既能让幼儿直观的理解记忆诗句又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

师:“你们学的非常认真。在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学会了这首诗歌,我们一起跟随优美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歌吧。”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跟随音乐完整朗诵诗歌,伴随优美的动作。)

3.鼓励幼儿创编诗句。

师:“你们朗诵的诗歌真是太优美了。那小朋友们想不想来当一位小诗人,也试着编写美丽的诗句呀。”

幼:“想。”

师:今天老师特意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秋天的蔬菜和水果,小朋友们选择一个,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你来问问它秋天是怎样的,想一想它会怎样回答你。”(幼儿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小诗人们都已经找到创作的灵感了吧。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们创编的诗句好吗?”(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创编的诗句。教师及时总结,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说完整话,激发幼儿创编诗句的积极性。)

4.听着音乐,幼儿自由装扮秋天的画纸,进一步感受秋季的美。

师:“小诗人们,你们的诗歌真是太富有想象力了。那么优美那么让人陶醉。秋天不仅是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丰收季节,但是你们看这里的秋天好孤单呀,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你们想不想为他装扮一下啊?”

幼:“想。”

师:“老师正好准备了一些秋天蔬菜和水果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装扮秋天吧。”(幼儿拿着自己喜欢的装饰物装饰秋天,教师辅助幼儿装饰。)

5.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欣赏一下自己装扮的秋天美不美啊?感谢你们让这个秋天不再孤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优美的诗歌,还当小诗人,创造出许多优美的诗句,秋天里还有什么呢,它们又会怎样说呢,我们一起到大自然里找一找吧?”(播放音乐,带领幼儿离场。)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