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5-08-23 21:42:11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范文汇总9篇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小白兔的基本特征。

2、喜欢小白兔,愿意和小白兔亲近。

[活动准备]

1、拔萝卜,玩具进行曲的音乐。

2、动物王国图形教具,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小白兔等。

[活动过程]

一、带孩子排队到“动物王国”去参观各种小动物,丰富孩子们对动物的认识。

1、师:今天老师要带孩子们去参观“动物王国”,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带领孩子到了“动物王国”后,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名称,并简单了解它们的特征。

3、引导幼儿,让幼儿惊奇的发现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动物没有见面,它会是谁呢?老师和孩子一起打开动物王国教具——引出主人公“小白兔”。

二、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的基本特征。

1、“这只小兔子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轻轻摸一下小兔子的毛,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叫——毛茸茸。”

2、“小兔子长着长长的什么?和小朋友的耳朵一样吗?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一下。”

3、“它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4、“它的嘴巴什么样子?和我们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互相看一下,最后总结——小兔子是三瓣嘴。”

5、“看一下兔子的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6、“小兔子有几条腿?小朋友是几条腿?”

7.小兔子喜欢吃什么?

儿歌总结: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眼睛,三瓣嘴,四条腿,前腿短来后腿长,短尾巴,穿着一身毛茸茸的衣服,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三、游戏儿歌《拔萝卜》结束。

老师准备的食物一会就让小兔子吃完了,等明天小兔子饿肚子怎么办呢?幼儿想象,老师这有一个好办法,拔萝卜喂小兔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围绕着目标,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小兔子的基本特征,老师以孩子为主体,自己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去认识小兔子,加深了对它的了解,从而更加喜欢热爱小兔子,在最后拔萝卜游戏时,有个别孩子到处跑,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老师一定要顾及这些孩子。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天冷了,要做好保暖工作。2、鼓励幼儿不怕冷, 坚持天天按时来园,做一个勇敢的人。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流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师:小朋友们,天气冷了,你怕不怕?那你听听这些人怕不怕冷,他们是谁好吗?二、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提问:1、你听到了有哪些人?2、他们分别在干什么?3、他们怕不怕冷?他们勇敢吗?教师小结: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真勇敢,虽然天很冷,但是他们不怕冷,仍然像以前那样,打扫马路,洗菜,锻炼身体,去上学,那小朋友你们怕冷吗?你们现在是怎么在做的呢?三、请幼儿说说自己平时的表现。师:天虽然变冷了,但我们小朋友仍然能坚持天天按时来园,是个勇敢的人对吗?(可结合个别幼儿迟到现象进行随机教育)师:但是,虽然我们都是小勇士,但是还是得注意一些必要的保暖工作,比如早上来园时要戴手套、围巾等等,保护自己的身体。四、延伸活动:到户外做锻炼师:你觉得现在外面冷吗?但是我的小勇士们,你们怕冷吗?那我们一起到外面去锻炼身体好吗?

(新年教案)我们长大了

设计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我们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放了焰火,认识品尝了过年时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人为什么要长大,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们来共同探讨有关“人长大”的事情。 幼儿在关注周围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长过程。。对幼儿来说,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怎么慢慢长大的是他们心中最想了解的.一个迷。教师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小时候的服装”等感性操作活动,来帮助幼儿从多方面的比较中了解和感受自己在身体、能力上的成长,体验长大的快乐。 又希望通过新年的主题,让幼儿体验到“过年了,大家长大一岁了“,从情感上感到自豪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内容:语常活动:我长大 要求:

1 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2 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准备:

1 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 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 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3 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

4 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 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 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 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导讨论:(1) 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两样?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2) 你们跟爸爸、妈妈、老师比呢?

5 小结: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孩子长大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你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你好、您好”向其他人打招呼,培养幼儿的情感抒发。

2、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体验自由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3、使幼儿懂得你好的'作用和词语理解。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使小朋 ……此处隐藏1424个字……>

(2)师:她把大鞋子送给了谁?又把老花镜送给了谁?这杯好喝的送给了谁?奶嘴送给了谁?你们觉得艾薇的礼物送的怎么样?

(3)师:是呀,艾薇送的礼物常常不怎么合适,不过呀,有时候,艾薇的礼物也会送的很棒哦。

4.完整欣赏故事,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

(1)师:我们把这本绘本完整地看一遍你就知道了。(幼儿欣赏绘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师:艾薇为什么喜欢送礼物给别人?(好的东西应该与人一起分享,我们要关爱别人)她把礼物和别人分享时候,她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快乐)你喜欢艾薇吗?为什么?

二、我的礼物

1.引导幼儿回忆送礼物和收礼物的经验。

(1)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给别人送过礼物?送过什么礼物?你送礼物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心情怎么样?

(2)师:那你们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你收到礼物时的心情怎么样?

2.小结。

师:小礼物虽然并不贵重,但是当我们把礼物和别人分享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收获快乐呢。我们要用心的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3.迁移经验。

师:礼物是这样,那其他时候呢?(播放PPT)在幼儿园里,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玩的玩具和图书,我们在玩玩具,看图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一起分享,不争抢)当别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你该怎么做呢?(关心、帮助他们)

三、送礼物

1.幼儿把带来的礼物相互赠送,体验分享的快乐。

2.要求:在赠送礼物时,向对方说一句祝福或关心的话。

(评析: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抛向他们,让孩子通过经验迁移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的分享礼物和说一句祝福的话,孩子的情感已得到激发,真正体验到了分享与关爱的快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抱一抱、握握手等方式表达与同伴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2、学习大胆介绍自己及同伴。

3、体验与同们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学会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1、请一名幼儿上前,教师用毛巾蒙住其眼睛,请他的好朋友说:“猜猜我是谁?”

2、提问:在我们班上,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

3、请全班的小朋友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自己为什么喜欢他?

4、请个别幼儿说给大家听。

二、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让幼儿感受同伴间表示友好的`方式

1、请小朋友随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后想想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他的友好。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教师可提醒幼儿多找几个好朋友。)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表示与好朋友之间的友好的。

教师:你叫什么名字?刚才你找到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你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相互间的友好的。

3、请全班的小朋友再次随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找自己的好朋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友好。

三、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师: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开心吗?那小朋友平时要与好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好吗?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香喷喷的饭菜是怎么来的。

2.懂得要尊重食堂叔叔阿姨的劳动,爱惜粮食饭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谈话。

2.交代活动内容:今天我带你们到厨房,看叔叔阿姨在做些什么事。

二、参观食堂。

1.在参观过程中提醒幼儿问叔叔阿姨好。2.指导幼儿观察淘米。3.引导幼儿看叔叔切肉。4.观察叔叔炒菜。

5.启发幼儿观察叔叔用力翻动锅铲,用鼻子闻香味。

师:叔叔炒的菜香不香?

三、参观结束,回班级。

1.老师进行小结。

师:叔叔阿姨为了让小朋友吃得好,天天去买菜、买肉、做饭、炒菜很辛苦,我们要爱惜饭菜。

2.进行进餐习惯教育。

师:那我们等会儿吃饭的时候要不要把饭和菜全部吃完。

活动反思:

通过参观食堂,孩子们都了解到我们平时吃得午餐和点心是怎么来的。孩子们都了解到了食堂叔叔阿姨的辛苦,回来后我们讨论了你刚刚看到了什么?孩子们都积极举手,把自己在食堂的.所见所闻都说了出来。有几个平时挑食比较严重的小朋友我单独询问了他们,都表示以后要好好吃饭,把食堂叔叔阿姨做的饭菜都吃光。在食堂参观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探索的欲望太强了,什么都喜欢去碰一碰,在参观的同时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教育。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乡土游戏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等特点……板凳、田罐、竹梯、背箩、稻草绳、竹簸箕等是我们农村家庭的常用物品,孩子们在家中有时喜欢把他们当玩具玩,他们喜欢用凳子做开火车、开汽车的游戏,有时还喜欢站在凳子上往下跳,但是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不损坏这些物品,常常制止他们的这种行为,致使孩子强烈的`探索和游戏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借助这些孩子们熟悉的实物让他们进行走走、跳跳、爬爬、钻钻,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玩乡土游戏的乐趣。本班的孩子已经玩过小板凳了,但对于小板凳和长凳进行组合搭配玩还没有接触过。为此我结合《迎新年》主题设计了这个活动,满足孩子的愿望,让孩子敢于尝试,进一步练习孩子的动作。

活动目的:

1、能运用已有经验,选择合适高矮的板凳帮助自己取礼物。

2、在摘礼物过程中,充分体验取礼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竹篮三个、一定数量的礼物、长凳、板凳、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孩子兴趣。

二、摘礼物

1、第一次取礼物。

1)孩子尝试拿礼物,可是礼物拿不到,怎么办呢?老师引导孩子用小板凳去摘礼物。

要求:相应颜色的礼物放到相应的框里。

2)简单交流。

小结:小板凳本领大,它可以使我们能变得高高的,能拿到挂得高高的礼物。

2、第二次取礼物。

孩子用小板凳尝试取礼物。可是礼物拿不到,怎么办呢?老师引导孩子选择比较高的板凳去摘礼物。鼓励孩子想出各种办法。

提醒孩子把相应颜色的礼物放到相应的框里。

小结:长板凳本领大,它可以使我们变得更高,能拿到挂得更高的礼物。板凳可以给我们坐,可以给我们玩,还可以帮助我们摘礼物呢!

三、体验活动的快乐:

新年快到了,我们小朋友都长大一岁了。变得越来越能干了,今天我们都能够自己摘到礼物了。我们一起到到教室里去看看新年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范文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