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07 02:21:09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拥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以及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下面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够自己独立设计出小雨点的旅游线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介绍。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正确、美观地书写“海、洋、跃”,并能够组成词语。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并能设计出小雨点的旅游线路。

【教学难点】:

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小红花小蘑菇等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见了一个好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好不好?

板书:雨点

今天老师还要把小雨点请出来跟我们一起玩,现在小雨点要检查一下小朋友们昨天的学习情况了。

1.默写生字:落 觉散 步 跑

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练习本进行听写,并请四位小朋友到黑板上默写。

2.认读课文中的词语: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个读,小组读,齐读,看谁读的又准又清晰。

二、初步把握课文

1、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小雨点非常满意,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小雨点今天 要带我们去哪里玩?

2、原来小雨点今天要带我们去旅游,但是它缺少一条旅游线路图,很苦恼,小朋友可不可以帮帮小雨点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结合老师的挂图和课本上的图画,边读课文边思考,并设计出小雨点今天的旅游线路图。

3.板书:

开始→( )→( )→( )→(海洋)→结束

4.请两个小朋友到黑板上设计,其他小朋友小组进行讨论,帮助他们进行修改,设计一个最完美的旅游线路。

5.设计好的线路图

开始→(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结束

三、细读品味课文

1、下面我们就拿着这个线路图跟着小雨点去旅游吧。

第一站:池塘

(1)描述一下小池塘的样子(像一个摇篮,很平静)

(2)下雨点在池塘里干什么的'呢?

小雨点像一个宝宝在池塘里睡大觉了,谁能把小池塘睡觉的感觉读出来呢?

(3)指名读,并加上小朋友的动作,老师范读,全班齐读。

第二站:小溪

(1)描述一下小溪的样子(小溪的水是缓缓流动的,很清闲)

(2)小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了呢?

什么叫“散步”呢?你散过步吗?和谁一起散步的?心情怎样?

看书上的图:雨点跟随着小溪的水,在自由自在地散步呢!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像一个老爷爷,手背在后面,悠闲的散步)。

(3)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老师范读,齐读。

第三站:江河

(1)江河是什么样的呢?(波涛汹涌,奔腾不息)

(2)小雨点在江河里做什么呢?(奔跑)

小雨点在江河里为什么要奔跑呢?它跑到哪里去了呢?

(3)你来读读雨点奔跑的句子,指名读,小组读。

第四站:海洋

(1)雨点在江河里跑啊跑,跑到了海洋里,海洋是什么样子的呢?

(2)雨点在海洋里干什么?

什么是跳跃?看书上的图,小雨点是怎样跳跃的?你来学学小雨点跳跃一下。

小雨点跳跃时多开心呀,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小雨点的开心来。

(3)想去海洋旅游的小朋友读读,齐读。

2.教师总结雨点落入不同地方时的状态,由静及动,由小及大.

板书:

开始→(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结束

↓ ↓ ↓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由(静)及(动)

由(小)及(大)

四、有感情地品读、背诵课文

1、根据你自己设计的旅游线路图,尝试着讲述一下小雨点的旅游经过。

2、这么快乐的小雨点,你能把它用动作表现出来呢?

自由练读,加上动作。

指名读,范读,齐读。

3、小雨点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能不能把小雨点记住呢?

自由背诵,指名背全文。

4、休息时间:一起来听听一首儿歌《小雨沙沙》,放松一下。

五、学写生字

1、今天,雨点还要送给你们三个生字呢!

出示:海 洋 跃

2、逐字指导:

(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些笔画和横竖中线有关?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六、完成学案上的达标检测。

【板书设计】:

2 雨点

板书:开始→(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结束

↓ ↓ ↓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由(静)及(动)

由(小)及(大)

巩固练习

3.看拼音,写词语。

luò jìn shuì jiào sàn bù

( ) ( ) ( )

bēn pǎo hǎi yáng tiào yuè

( ) ( ) ( )

2.照样子,加上偏旁再组词。

包 跑 ( 奔跑 )( )

羊______( )( )

每______( )( )

井______( )( )

洛______( )(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雨点在( )( )里睡( ),

雨点在( )溪里( )( ),

雨点在( )( )里( )( ),

雨点在( )( )里( )( )。

四.迁移练习。

小朋友们,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小朋友只要去看一看就会发现:

雨点滴在果园里,____________ ……此处隐藏8400个字……。”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听话的小朋友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发育、长大。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

(过渡)是的,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

教师板书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初步感知课文:

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2、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要感知课文,就要朗读,朗读有助于体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回答问题并明确上述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有主动的、独特的感受,随时加以肯定。

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三、精读赏析

师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读后进行评价。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问题组: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2、文章结构顺序能否调整。

(过渡)从大家的掌声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发现、有感悟,进而有创作。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对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文章结构顺序:

调整后不好。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四、体验反思

(过渡):同学们在悄悄地长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唱出和谐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2、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有差异:有的学生非常冲动,甚至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有的则非常理智地考虑如何避免这样的矛盾出现。这时要因势利导,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钱和友谊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五、作业

1、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一生。

2、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二、教学目的

1. 初步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

2. 朗读课文,了解诗中所写的鹅的特点,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初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背诵课文。

4. 指导书写“红”、“毛”,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三、教学重点

学习朗读课文,了解诗中所写的鹅的特点,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初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年你们几岁了?6、7岁了能做许多事了,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好不好?

头戴一顶红帽子,

身穿一件白袍子,

脚蹬一双红鞋子,

唱着歌儿伸脖子。(打一动物:鹅)

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有一个叫骆宾王的小朋友,当时他只有7岁,有一天,他去池边戏水,有人指着池中的鹅让他作诗,他出口作出了下面这首诗。因此人们夸赞他是“神童”。 (板书:鹅。)

(二)新授课

1. 初读古诗,记住生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卡片,读准音,扫清读文障碍。白毛、红掌、鹅、曲项、浮、拨、清波。

(3)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

2.读懂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全诗,学看注释,说说出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只什么样的鹅?(自由发言)

(板书:曲项 白毛、红掌、从上倒下的观察)

(2)鹅唱歌时是什么样的?

①指名读第1句。告诉学生前面两行是第1句。鹅叫的时候脖子是什么样子的?

②师述:“项”在这里指的是脖子。看看图,说说“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曲是弯的意思)“曲项”呢?(弯着脖子)“歌”是什么意思?(把鹅叫形容在唱歌)

③课件欣赏:鹅叫的时候是弯着脖子,仰着头,高声地叫。这个样子你喜欢吗?小作者也非常喜欢,他是怎么用他的诗表达的呢?(连续地说出三个“鹅”字来)

④练习朗读,注意停顿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⑤这两句写出了鹅叫时的样子,那么它游水时又是什么样呢?

(3)轻声读第2句。

①指名说说鹅游水时的样子

白毛/浮绿水,(鹅的羽毛洁白,它浮在绿水上面,多美啊)

红掌/拨清波。(红色的脚掌轻轻地划动着清澈、碧绿的池水)

②想象画面

③课件欣赏:加以体会

④练习朗读,边读边想象。

(4)朗读全诗,体会出这首诗的意境

提问:这首古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先说鹅的脖子弯曲着朝天叫的样子,然后说鹅的全身洁白的羽毛,最后说鹅的红色的脚掌拨水的样子。)

小结: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定顺序,写的`时候也要按顺序写。

3.朗读全诗,练习背诵。

(1)想象诗句构成的美丽的图画。

(2)配乐朗读,练习背诵。

4.指导书写:

(1)(课件演示)说说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找特殊笔画。

(2)书空笔顺,练习描红

(3)展示学生的作业,互相说说修改意见

(三)巩固:朗读全诗,背诵

(四)小结:这首诗前两行写出鹅叫时的样子,后两行讲了鹅在游水时美丽的外形,你们喜欢诗中的这只鹅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喜爱之情吧。(全班齐读)

(五)板书设计

11.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叫时的样子

白毛/浮绿水, 外形

红掌/拨清波。游水动作。

(六)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回家问问家长说说其它动物是怎么游的。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