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120xx年,我乡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遵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与部署,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着力点,以推进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机制、深化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率为重点,结合“三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在加强对企业、群众服务和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为我乡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促优化。
环境是乡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乡党委政府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专门成立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统筹协调开展推进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机制工作。
一是严格工作责任落实。对全乡推进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机制,深化效能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对站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各项权力运行进行动态监督,对权力公开透明、改进行政管理服务方式、解决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等方面的工作分别确定了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明确了目标任务,要求各站所长负总责,狠抓工作落实。
二是建立部门例会制度。由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牵头参加,每月一次例会,主要是对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协调研究,制定措施,共同促进,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将推进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机制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进行量化考评。
四是营造声势。以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契机,在全乡广造声势,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在认真学习领会“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亲商、安商、爱商、扶商、富商”和“亲民、安民、便民、利民”意识,努力把思想统一到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上来。通过一系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举措,使得全乡的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明显转变,“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第一竞争点”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七星河形象”的理念正在树立,干部队伍中谋发展、抓项目、优环境的劲头在加大,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发展环境得以进一步优化,乡村形象明显改善。
(二)强化服务促优化。为进一步深化为企业服务。乡党委、政府提出了“企业墙内的事情自己办、墙外的事情我们办”的口号,认真落实班子成员和企业挂钩责任制,坚持每月到企业一次,一方面帮助企业及时协调与部门、村组的关系,另一方面诚恳听取企业负责人对投资软环境的看法和建议,随时了解企业对改善经营环境的反馈意见,真正做到了“帮忙不违规、服务不添乱”,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一是定期开展民营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召开企业老板座谈会、向企业发放联系卡,开辟政府与企业的绿色通道,听取企业呼声,解决企业困难,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
二是实行领导分包项目制。对引进的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做到出现问题就地协调,现场解决。遇到特殊困难,乡党委书记、乡长都亲自参与解决。
三是成立了七星河乡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投诉中心,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依法对破坏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案件进行查处,对机关效能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督投诉网络。制定了《七星河乡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首办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把优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任务逐一分解到挂钩各村的班子成员身上,明确要求各班子成员在开展工作中,注重搞好协调服务,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做到了快速、及时、高效解决企业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兴平村宝兴绿色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建设投资900万元已到位;
二是生猪养殖项目与友宝铁路货场工程项目已争得立项。今年,由七台河客商投资1000余万元的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在七星河村达成意向,建设地点在村东郊1公里处,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铁路货场建设项目也正在协调运作中。
(三)改进作风促优化。机关作风好坏,直接影响乡党委、政府在企业和群众心中的形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好坏的主要表现。今年7月,乡党委、政府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共发出意见建议征求表xx份,收回xx份,收集到意见建议4条,对收集到意见建议现已逐条落实。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一是狠抓机关管理,继续坚持上下班考勤制度、抽查制度,对机关干部出勤执纪情况进行随时抽查,发现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处理,转变了机关作风,提升了工作状态。
二是通过组织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查摆问题,使全体乡干部找准了自身在执行力、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等方面与软环境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明确了努力方向,提高了“人人都是投资软环境”责任意识。
(四)执行制度促优化。严格执行以领导干部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首办责任制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六项制度。对凡是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乡党委、政府都要求办事人员做到热情、礼貌,能够当场办理的就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要说明办理时限,做好解释工作;对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拖拉推诿、踢皮球的“二传手”干部和态度冷漠的“衙门”干部严肃处理,绝不手软;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乡党委、政府还在乡政府一楼的显眼位置对办事程序、部门分布、职能职责进行公示,同时简化办事程序,使办事人员一目了然;对群众来信来访,建立了企业、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受理、调查、办理、反馈等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并制定了领导大接访制度,做到了企业、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五)维护秩序促优化。社会秩序是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非常重要的方面,好的社会秩序,能使群众、经营者特别是外来投资者有安全感。为此,乡党委、政府不断从保护企业、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抓紧抓好社会治安混乱重点地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改善治安状况。
二是坚决制止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干扰施工、私挖滥采等现象,并积极做好群众教育疏导工作,提高群众素质,增强守法意识,创造良好的人 ……此处隐藏30396个字……发放联系卡,开辟政府与企业的绿色通道,听取企业呼声,解决企业困难,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二是实行领导分包项目制。对引进的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做到出现问题就地协调,现场解决。遇到特殊困难,乡党委书记、乡长都亲自参与解决。三是快速、及时、高效解决企业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待企业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及时协调、快速解决。今年1月份,由于冰冻灾害生产受损,大多企业一时拿不出租地抬产费资金,导致企业和群众矛盾激化。我乡一边做群众思想工作,一边从财政挤出资金帮企业垫付了近2万元的抬产费,为企业自救、恢复生产排除了干扰,受到了企业的赞誉。
3、教育整顿促优化。
一是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通过学习教育、集中整顿、完善制度等措施加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力度。达到了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的目的。
二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干扰企业经营的行为。5月份,全乡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针对扰乱社会治安、影响大局稳定、破坏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和横行乡里、强买强卖、堵路断电的“四霸”分子进行了集中整治。
二、主要成效
1、营造了氛围,树立了形象。
通过一系列优化经济展环境的举措,全乡党员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第一竞争点”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鹅公形象”的理念正在树立;干部队伍中谋发展、抓项目、优环境的劲头在加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地区形象明显改善。
2、加快了项目建设。
优良的发展环境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一是生猪养殖项目落户我乡。今年上半年,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在大团村落户,联丰村年出栏5000余头的生猪养殖场已全面完成栏舍建设,下半年即可进栏。二是饮水工程项目争得立项。滤布人畜安全饮水工程项目通过与县水务局协调,已争取立项,目前,我乡正积极为自来水厂建设项目搞好服务协调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对环境的认识还不到位,服务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群众对环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层次还比较低,对优化环境的认识还停留在不偷、不抢,不到企业滋事,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层次上。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重招商,轻服务相象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对企业落地以后的服务工作还有缺陷。
二是社会治安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偷盗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是是一些人小生产意识和陋习有待克服。强装强卸、揽工揽活现象还时有发生。
总之,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我乡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和遵法守纪意识,强化了大局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乡将坚持不懈地把优化发展环境引向深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15近年来,我乡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提出了“项目立乡、工业兴乡”的发展思路,积极倡导投资者的需要就是工作目标,投资者的困难就是服务方向,投资者的赞誉就是工作鞭策的全新理念,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掀起了我乡招商引资的新高潮。20xx年以来,福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大汉集团宝庆汽车超市等19家企业先后落户我乡,合同引进资金3.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亿元,年年超额完成区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农民纯收入也从20xx年税费改革前的1990元增加到20xx年的3453.9元,增幅达73.6%。经济环境的优化,促进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现将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营造全民优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市场经济就是开放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经济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我乡党委、政府深刻意识到,要创造优良发展环境,首先就必须加大优化经济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优化意识。为此,我乡从“三结合”入手,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强化意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优化经济环境,首先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优化意识。几年来,我乡按照标本兼治的要求,把思想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以“创建优良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增强干部群众和企业的法律意识,深化干部群众对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强权力观教育,增强宗旨观念,强化干部群众的服务意识,在全乡干部群众中树立和叫响了“发展是道理,环境是生产力”,“政府营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环境建设、人人有责”的理念和尊重创造、尊重创业、尊重纳税人的意识。三是加强诚信教育,从思想教育着手,增强各部门的诚信意识,着力打造“诚信火车”,坚持以诚信为本,努力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亲商重才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跟踪服务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开展服务宣传活动。我乡经常深入企业,在为企业提高各种优质服务的同时,时刻不忘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之依法依规经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坚持处理矛盾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在处理工农矛盾中,我乡坚持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边宣传优化经济环境的重要性,既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维护了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还强化了企业的政策法规和群众的环境优化意识。现场宣传教育为优化经济环境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新机制,打造优良政务发展环境近几年以来,我乡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新思路,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在营造良好的政务发展环境上狠下功夫,大力实施优化经济环境的“123456工程”,即一把手负总责、两个结合、三级联动、四定责任制、“五个一”工作机制、六项制度工程,促进了我乡经济环境好转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工作责任制,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硬环境。我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其他副职和派了所、司法所、经贸办、党政办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20xx年还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优化环境信访矛调办”,专门负责协调、处理优化环境方面的工作落实,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主要负责人亲历亲为、一抓到底,其它部门共同参与的优化经济环境的工作新局面,全面提升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二)坚持优化环境与处理遗留问题、优化环境与打击犯罪活动相结合,全面净化优化环境的软环境。近年来,随着省市级企业和乡办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因历史遗留问题而产生的工农矛盾层出不穷,有些群众为了个人利益,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政策的尊严,暴力干扰企业改制顺利进行,严重破坏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了营造宽松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我乡党委、政府坚持优化环境与处理遗留问题、优化环境与打击犯罪活动相结合,顶住各种压力,迎难而上,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各种工农矛盾逐一得已化解。在处理遗留问题方面,我们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听取汇报、会议协调、现场说教等方式,有的放矢地做好企业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尽可能减少利益上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