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演讲稿

时间:2025-10-14 19:33:19
端午节演讲稿(汇总15篇)

端午节演讲稿(汇总15篇)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演讲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门口放满了艾草。吃粽子,撒糖。龙舟在水里。”

今天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很舒服地吃着奶奶给我们的粽子。但是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我来告诉你以下!

据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主张养才、富国、强民。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却被坏人陷害,被撤职,被赶出首都,流放到外地。在流放途中,他得知秦军攻破了京都、楚国,屈原看到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却始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祖国。于是,5月5日,他写完自己的代表作《怀沙》后,纵身跳入河中。

屈原死后,楚国人民非常悲伤,纷纷涌向汨罗江向屈原致敬。渔民们划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说如果鱼、龙虾、螃蟹吃饱了,就不咬医生了。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大夫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打晕龙水兽,免得伤了屈大夫。后来,由于担心饭团会被龙吃掉,人们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大米,在大米周围包裹彩色丝绸,并将其发育成棕色种子的想法。

后来,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

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宣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从2008年开始,我国也开始将端午节列为法定假日,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菜饺、糖饼、麻叶、鸡蛋的习俗,大人会做香包和五色线让孩子穿在身上,说他们是恶鬼;每家每户的门上都会插一些艾草。

嗯,我的家乡是这样的。你的家乡呢?

端午节演讲稿2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五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 ”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和纪念曹娥说;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蛟龙水兽喝醉晕倒,就不会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粽子。

而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吃黄鳝吃面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欢吃粽子了,南北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粽子大小不一,有甜有咸,大的`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我吃过我们四川乐山产的肉粽子最好吃,黄澄澄的糯米里夹着腊肉,肥而不膩,吃起来一股花椒和竹叶的清香,口齿留香,味道悠长。最可贵的是价格低廉,每个重有八两,才二元五角钱。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开始,我国为宏扬民族文化,保留民族传统,将五月初五列为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演讲稿3

老师、同学们: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端午、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着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这样的节日。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传统在漫漫的消失或降低,我们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也要关注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

现在,许多旅居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历经几十年甚至更长久的国外生活,但是依然保持着我们的传统,他们虽然身在国外,依旧过春节、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等我们的民族节日.然而,现在我们国内的学生却喜欢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巧克力;看的是日本的动画片及韩国电视剧,过的是圣诞节等……我们的民族节日却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2004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05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用骇人听闻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发人深思。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却成了别国的珍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又会作何感想?

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 ……此处隐藏6373个字……看到过,因此我规划在今年的端午假期去划船,这应当算是一种另类的划龙舟方式吧,不过我觉得端午节的活动,重在参加,只要能够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那么我就没有白白度过端午节。其实说到端午节,有种东西我始终没有辨别清晰,那边是艾叶,和另外一种植物很像,我以前始终以为两者是同一种植物,结果最近在网上查询的时候发觉完全不是这样,不过我还是很喜爱艾叶水散发的那种芳香的。

我已经为自己的端午假期规划好行程了,不知道大家是如何预备的呢?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发组织一个活动,晚上一起聚个餐,也算是活泼一下气氛吧,究竟每年的端午节让我感到比拟圆满的便是参加的人太少,数来数去只有家中的几个人,假如爷爷奶奶不在家的话可能就需要到外面买粽子吃了。

今年的端午节我会去自己包粽子,然后给父母一个惊喜,说起来他们还不知道我会包粽子呢,我可以在他们面前好好炫耀一番,然后再共同度过这个端午佳节,果真我还是最喜爱端午节。

感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13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20__年的端午节慢慢的接近了。甚至在走过旁边的街道的时候,我都已经感受到大家对端午的期盼。粽子、龙舟、屈原像,各种各样带着端午节日气氛的装饰慢慢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走在路上,感受着端午的氛围,闻着浓浓的粽香,我的心也不仅起先急躁起来。我多想早一点到端午,早点去享受美味的粽子啊!

但是话说会来,每当到了端午节,大家都会共同想起这位古人,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传闻,端午的各种习俗,都是来自于当时人们对于屈原的纪念。如今,传承下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当我们过着端午,赛着龙舟的时候,能否感受到这传承了千年的节日的魅力呢?一位诗人,却能在他死后收到大家的仰慕,并能将这份传统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仰慕这位人物,他又是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啊!

中国千年来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沉淀着多数的伟人事迹,但屈原爱国的这份热忱,却经验千年也不衰减的传承到了今日!我们作为某某中学的初中生,在这个端午佳节里,不能仅仅只是享受美食和假期,也应当多多学习一下,屈原的爱国情怀。

此外,端午也是驱邪避灾的节日,在我们的习俗中还有插艾喝雄黄酒的习俗,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遭遇了这样严峻的危害,也希望在这次的端午中,我们能彻底的驱除灾祸,在今后的生活中健康、欢乐的`度过。

各位同学们,端午将至,但我也明白,我们最为期盼的,其实还是在端午节小长假。终归这可是放松我们平日中学习压力的大好机会呢!但是,在此我还是要提示大家一句,现在夏日炎炎,不少同学都想去河边或池塘游泳冲凉,但这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是肯定不允许的!夏日尽管燥热,但这也是溺水事务多发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水性好就能平安,危急往往就潜藏在我们的大意中!假如大家肯定要游泳,那必需要去正规的游泳池,而且必需有大人的陪伴!

同学们,假日难得,我们的生命更是只有一次,请各位肯定要开快乐心的放假,平平安安的归来,莫让端午成为亲人们哀痛的节日。

最终,祝福老师和同学们端午欢乐,让我们一起平安欢乐的度过这个端午节吧!

我的演讲结束,感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14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习俗,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食粽子、挂艾草菖蒲、喝雄黄酒等节日活动。

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挂艾草与菖蒲,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吃粽子,端午食粽是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在享受美食时要注意食物是否过期变质,外出旅行要注意出行安全,预祝同学们节日快乐!

端午节演讲稿15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缘由为爱国志向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据说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喂饱鱼蛟虾蟹,让它们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在我们长寿之乡如皋,至今也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从河边采来簇新的芦苇叶,清洗干净,先放在水里煮一煮,同时把打算好的糯米浸泡后晾干。一切都打算好之后,奶奶就起先包粽子了。每次她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在里面放入糯米,最终用棉线把粽子捆牢固,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奶奶还喜爱依据各人的口味在糯米里加入红枣、红豆、火腿等“点缀”。那些穿着绿衣的粽子在炉火上煮着,还没出锅呢,空气中就已漂浮着苇叶的芳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恨不得先抓起一个吃起来。

端午节前夕,奶奶还会特意买来艾叶,挂在门上获放在柜子上,妈妈则要替我佩戴五彩缤纷,香味四溢的香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个危急时期,许多人都会生病。而香囊里面的艾叶和雄黄有着辟邪驱瘟的神效。

我爱上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哦,又到一年粽子飘香时

《端午节演讲稿(汇总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