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路花香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1通过一路花香这一课的教学,感触颇深,有收获也有遗憾。遗憾的是时间把握得不恰当,目标检测小勇士冲关第二关“围绕课文内容选词写一段话”没有完成。
通过教学下来,“一路花香”这一课总的设计欠恰当,教学环节安排上还欠妥,感觉每个环节都很匆忙,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听写部分如果作为目标检测部分来安排,效果会更好。在小组活动中虽然对学生有具体的'要求,但部分学生忙于完成任务,没有听清楚要求就开始做,导致有些学生没按要求完成,这点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改进,提醒学生老师宣布小组活动开始,学生才能组织活动。另外,在说话部分,由于时间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得到卓有成效的训练,重难点部分“用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说话”还没有突出,教学目标也没有达到。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在如何建立高效的小组学习模式上下功夫,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明确小组成员责任,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教学设计上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实行弹性教学,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练习课上加以延伸;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2《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他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我挺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美,一语双关,既写了花美、花香,还暗含着对浇灌鲜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其蕴涵的人生哲理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多元解读文本、辩证分析问题却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真正寓意,学会正确地看待别人和自己。”确定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我将学习目标分解为两个学习任务:
一、分析角色,理解“一路花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分析角色,看看带来一路花香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孩子们紧紧围绕问题进行积极的读书活动,都在为自己的结论寻找有力的证据。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读书中感悟,伴着这感悟,书也读得越来越有味越来越有情趣。最后得出结论,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揭示寓意,收获“一路花香”。
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惊醒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分析:那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它总是能将水满满地送到主人的家,是值得骄傲的!主人家不都需要这样的好水罐吗?但是这只好水罐如果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那就不可取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破水罐,让学生在辩证的思想中揭示了课文的寓意,“收获了一路花香”。这种说话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帮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但是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读得形式不够多:
在教学时由于时间紧张,导致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较多,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展示较少。语文教学课堂上没有把握好读书的时间,缺乏一定的读的训练,特别是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孩子们朗读的不够到位,学生的情感没有在读中深化。
二、牵着学生走:
课上完了,课上呈现孩子氛围较好,但总感觉牵着孩子走的痕迹严重。也是这节课的最大缺陷,因为教师的理性和牵制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思考,课堂上没有生成,所以也没有火花。我感到问题的设计,教师的引导,特别是运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放手让孩子学感兴趣的人物,让学生多思考、多读书是我下次磨课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3《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情节简单,篇幅较短,但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却比较深刻,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材料体会寓言所要阐述的道理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课文我分为两个课时开展教学。第一课时是生字词教学。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花”作为导入,让学生联想含有花的词语,这不仅能自然地导入进课题,并且更重要的是检测学生的词汇量,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学习生字词时,我从解决字音开始,通过男女对读、分排读,随机抽读、去掉拼音读等方式熟悉字音,检测字音。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解决完字音,就开始观察生字字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地方,这样处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汉字框架的感受力。当解决完生字之后,我给了充分的时间学生读书,以自由读,抽读等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对课文有较充分的认识。
对于第二课时,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第一,整堂课的脉络非常清晰顺畅,从导入到课文朗读与分析再到童心留言版,最后到课本剧表演,都是有条不紊,层层递进的。这得益于课前我搜集了很多有关《一路花香》的材料,有图片、音频等等,经过我精心的挑选,选了一幅非常符合课文内容的图片,一条乡村小路,只有路的一旁有鲜花,另一旁没有鲜花。我用这幅图片来导入,请学生观察图片的小路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发现后,老师提出质疑“为什么小路只有一旁有鲜花呢”?进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第二,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阐述的“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这个课文重点时,引导得比较到位。我主要从分析破水罐的心理这条线来分析并深入探究了它产生此种心理的原因,最终学生说出自然而言的说出“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要看到自己也有优点”,并且我设计的童言留言板“我想对 说(破水罐、好水罐、挑水工、自己、同学)”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度,大部分人都能够理解课文的'重点。
对于这篇课 ……此处隐藏8566个字……自己读书时有哪些成功之处,还有哪些不足。因为这毕竟是初读课文,读错了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关键在于能迅速地改正不足,把书读正确,读好。
在引导学生结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习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寓意之后,许锐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可不可以在两旁种花,一天交换一次挑水姿势,让破水罐浇灌小路两旁的花,这样不可以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吗?”我不禁一阵惊喜:多好的创意!这是在化缺点不足为优点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可以将这种优点得到最高效率的利用了。刚想表扬,阚超同学又举手表示反对:“语文书中说水是从破水罐的裂缝中渗出来的,而且一路上也只是渗了半罐水,能浇得活两路花儿吗?”一石惊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乱了一锅粥,有的同学说是可以浇得活,有的'同学认为不能浇活。对于这个问题,我刚想说两句,可是这时下课铃响了。我灵机一动,布置学生回去后和家长一起讨论、研究,到明天再交流研究所得。因为这个问题,家长尤其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家长应该最有发言权,让家长也参与新课改之中来,和学生一起研究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觉得这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到了第二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又深刻了许多,对新课程的学习也感起兴趣,在课堂上也能大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了……这些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呀!
教学反思:
一、农村小学生不够大方,读书声音大多不够响亮,尤其是上级领导或有老师听课时更显得紧张万分。
如何让学生对朗读课文产生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如果一味地用学生互评,指出优点及不足,这固然能互相促进,提高朗读水平,但也给学生形成了一种信赖,单凭别人的提醒来读书,而自己对自己的读书怎么样却没有评价、反思。这一课中顾倩文能够注意自己在读中反思,这种做法恰巧是我所期待的。所以,我及时用鼓励、点评来加以强化,从而引导学生们学习在朗读课文时自读自评,并结合互评,在读中反思自己的读书行为,这样应该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水平,让学生最终能够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许锐、阚超同学的问题可能是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之后提出来的,这是激起全体学生再次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导火索,不能随便抹杀。所以,我试着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更多的阅读探究反思的时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又带着问题走到课后,在课后与家长、身边的人合作探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走向了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三、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家长参与新课程的学习,也使农村学生的家长对新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久而久之,我相信家长一定会对新课程产生兴趣,直至熟悉,深入了解。这样,我们新课程改革才会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关心,才能得以走得更远、更好!
当然,要解决本案例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就反思中的三点是远远不能解决的。但是,可以积少成多,你一点,我一点,终有一天会能得到合理的、更好地解决的。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13《一路花香》是则寓言故事,故事朴素然含义深刻,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感悟其蕴涵的人生哲理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有难度,就要创设拾级而上的坡度。在《一路花香》教学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和着动人的旋律播放了一段一路鲜花的美丽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路鲜花的时候,适时地喷一点花香型空气清新气,闻一闻,然后请学生随着挑水工的足迹说一说你一路看到的情景;接着,再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试着说一说破水罐的样子,引导学生从美丑事物的对照中寻找联系感悟蕴涵着的深刻道理,打通学生思路,激活感悟之源,让学生产生顿悟豁然开朗,此为感悟“前奏曲”。
教学末期,设计两个话题让学生自选一题交流:
一,也许你在班中是个学习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会想……
二,长大后,也许你在一个普通的岗位上是个不太出色的工作者,想起小学时念的这篇课文你会想……先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在集体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产生领悟受到感染,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为感悟“进行曲”。通过以上两个教学环节,让本来看似说不清道不明的生活哲理,在小孩子看来也饶有趣味,觉得值得思考可以接受,让他们在读书学习中发现世界,发现自我。事实上,教学现场也的确如我所愿,学生思维活跃,精彩语段此起彼伏,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这则寓言的理解和体验,获得了启迪,享受了其间的学习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14《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让学生读课文,来明白寓言所阐述的道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有以下几点是不错的:
第一,学生在学习中能深入地读课文并能从中感悟很多,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比如说学习第一小节时,为了启发学生,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如果是那只好水罐,你会对坏水罐说写什么?如果你是破水罐,听了这些话,你会怎样想?杨志超同学这样说:“哎呀,你这个破水罐,外表没有我漂亮,而且还这么漏水,真是没用。”同样学生在说破水罐心情时也表达非常准确。可见学生现在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技巧,能够自己阅读课文。
第二,学生对课文朗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喜欢读,并且读得有感情,不同的感情都能够表达出来。在学习第二小节时,章超云和姚俊威分角色表演时,对破水罐的自卑和惭愧的预期和神态,把握得十分得体。学生表演的欲望很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学生对课文所揭示的道理不能准确表达,但“不要自卑,和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有学生回答出来。对挑水工的话包含的意思,好多学生不能体会到。小练笔:续写故事。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15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告诉他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从而告诉我们:世界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本班学生中有为数不少的自卑者,我决定充分利用这一优秀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因此,在充分朗读了课文,表达了感受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弱点,但有的人却为此很自卑,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发现并发扬优点,现在,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做一回挑山工,透过你的慧眼,你发现了哪些平时默默无闻、不太起眼的同学也给别人带来了一路花香呢?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顾赛华虽然成绩不太好,但是他很勤劳,很乐于助人,上次我生病呕吐时,是他第一个跑过来帮我清扫地面。那一刻我很感动,它给我留下了一路花香。借此机会我想对她说谢谢。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都想来说说自己心中的那只破水罐,课堂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充满了浓浓的情谊。
我知道一颗颗自信的种子正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我相信,只要呵护有加,洒满阳光,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