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娃》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娃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娃娃》教案1活动目标
1、能够结合“心情表”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初步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学习调节自我情绪的简单策略。
活动准备
1、表情娃娃图片:(笑笑脸、哭哭脸、生气、愤怒)。
2、与幼儿人数相同的镜子若干。
3、幼儿“心情卡”每人一张
活动流程
1、师幼谈话,教师选择一首欢快的曲子让幼儿一起欣赏。
(1)、宝宝听了这首曲子你们觉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词,如:开心、高兴等),并让幼儿用面部表情表现出来。
2、让幼儿说自由发言,和小伙伴一起来分享她们的快乐。
“宝宝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你们还遇到过那些高兴的事情?”
3、让幼儿用面部来表现心情。“你们有这么多高兴的事情和开心的事情,那有没有过不顺心的事情,让幼儿自由发言,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伤心、难过、生气等)当你有这样的心情时,你的面部会怎么样? ”
4、教师出示表情娃娃图片,请幼儿猜一猜娃娃的心情:
(1)、笑笑脸:娃娃为什么这么开心,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这么开心?让幼儿自由回答,发挥幼儿想想力,让幼儿做一个笑笑脸。(幼儿观察娃娃的面部表情:眼睛和眉毛向下弯,嘴巴向上翘)。
(2)、哭哭脸:娃娃为什么会哭?他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你喜欢笑笑脸还是哭哭脸?(幼儿观察娃娃面部表情:眼睛和眉毛像上翘,嘴巴像下弯)。
(3)、生气:娃娃为什么会生气?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幼儿自
由讨论回答。你在生气时还会做什么动作?(幼儿观察娃娃面部
表情:眼睛和眉毛紧皱,两嘴巴一闭向上翘)。
(4)、愤怒:娃娃为什么这么愤怒?他怎么了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幼儿给娃娃想办法把愤怒变为高兴。(发挥幼儿想象力)
小结:每个人的心情好坏有时我们会从她(他)的'脸上都会看出来,遇在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要想各种办法来帮助她们。
5、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好多开心的事情,但不可能事事都顺心,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当我们遇到烦心的事情时,你会怎样让自己变的快乐?让幼儿想办法来发言,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每天我们都要应该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件事情,你们不高兴时,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来帮助你、还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看看你喜欢的动画片电视、好好睡一觉、到外边散散步等等,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笑起来。知道笑能使人美丽健康。那样我们就会永远是个快乐的小天使。
6、听口令做表情游戏:让幼儿照镜子,听教师指令做不同的表情。如:“变变变,我变的很快乐!变变变,我变的很生气!… ”
活动延伸:
出示“心情卡”让幼儿认识了解,并把每天的心情画在上面,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每天的情况。
《娃娃》教案2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对公共场所的一些行为规范只是一知半解。故事《鼠娃娃点灯》里的动物形象容易被幼儿接受,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学会在公共场所提醒家长或他人不吸烟。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有些公共场所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是禁止吸烟的.,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
2、认识“请勿吸烟”标志图。
3、知道吸烟不仅对自己有害,对周围不吸烟的人同样有害,提醒人们不吸烟。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标志图(纸偶),《鼠娃娃点灯》图书若干本。
2、相关图片及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纸偶:标志图,以第一人称口吻,引导幼儿认识“请勿吸烟”标志。
2、听故事《鼠娃娃点灯》,让幼儿了解吸烟不仅对吸烟的人有害处,而且对在吸烟人的周围不吸烟的人同样在害处。重点: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3、分组活动:讲故事、画标志图、自编儿歌等。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围绕吸烟有害健康,积极联想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编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适时地给予幼儿引导和鼓励,使他们能在支持性环境中自主地探讨和发挥。作为一个引导者,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扩展他们的思维,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活动设计新颖,具有创新特点。
《娃娃》教案3活动目标:
让幼儿欣赏竹笋破土的视频,了解春天是笋娃娃成长的季节,竹子是由竹笋长成的。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念儿歌 读童谣》幼儿用书 黑板上写一篇“笋娃娃”的儿歌。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导入。
(1) 你们见过的笋它长的什么样子啊?长在什么地方呀?
(2) 它们在什么季节出来呢?钻出地面的时候有什么声音呢?
(3) 小朋友们,竹子是怎么长大的?它刚出来是什么样子的?
2.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呢?由图画引出儿歌。
3.朗读儿歌
(1.)边做动作边读儿歌。
(2.)让小朋友做儿歌接龙游戏。
4.创编新儿歌。
《娃娃》教案4活动目标:
1、知道快乐的孩子大家喜欢,每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有初步分析笑和哭的表情能力。
3、学习用笑脸表达高兴的心情。
活动准备:
笑脸卡片、《笑脸娃娃》相关课件、宝宝笑声和哭声音乐。
活动重点与难点:
学习分析笑与哭的区别能力。
活动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笑声和哭声音乐引入主题。
2、谈话:师:刚才是谁在笑(哭)呢?
师:猜猜宝宝为什么笑(哭)呢?怎样笑的?学一学。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分辨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小朋友们,看,谁是笑脸娃娃,谁是哭脸娃娃啊?你们喜欢谁呢?" ……此处隐藏8603个字……入了第二个环节:尝试仿编。因为对儿歌内容的不够理解,幼儿在仿编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只能说出“写给谁?给谁谁谁。”表达不出为什么要写,写什么?幼儿的兴趣减退,仿编的部分重复得较多,有的幼儿已表现出不耐烦、不感兴趣,自顾自的聊天,或做自己的事。看到这种情况我才赶紧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延伸活动,帮助秋娃娃给小动物写信。活动一开始,我发现整个课堂气氛又活跃了起来,孩子们一边画着各种小动物的头像(写信),一边和自己身旁的孩子说“我要给XXX写信,告诉它......”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才猛地惊醒,刚才的仿编环节我如果是用这样的形式去进行,那效果会好上很多,让孩子拿着自
《娃娃》教案14游戏目标:
1.能正确区分10以内数的相邻数。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游戏准备:
1~10的数字头饰每人一个。
游戏玩法:
1.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5为例: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按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3.游戏可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
必须是被老师点到"三"的数字娃娃才可以跑到圆心处。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6、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娃娃服装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积极开展“服装店”游戏主题,并从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2、 幼儿在初步了解服装买卖过程的基础上继续大胆模仿成人的工作,并根据游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新的游戏情节,如增设服装店的加工厂,为顾客订做服装、修改服装等。
3、 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或问题能积极思考解决及合作协商的能力。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6、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7、 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 娃娃家的餐具、煤气灶、娃娃、小床、桌子、被子等。
2、 菜场的一些自制的蔬菜、鱼、螃蟹等。
3、 商店的一些商品、货物。
4、 理发店的自制剪刀、吹风机、洗发水、毛巾等。
5、 娃娃服装实物若干件、一些自制服装的材料(旧挂历纸、白纸、剪刀、蜡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主题。
1、 师:(出示玩具娃娃)新年就快到了,我要去给我的娃娃买套新衣服,让她过新年的时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朋友,你们说,我去哪里买好呢?(引导幼儿说出服装店)
2、 你们知道服装店里都卖些什么东西呢?
3、 你们去过服装店买东西吗?你们是怎么买的呢?
二、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布置游戏场景,特别帮助服装店的幼儿布置柜台,引导他们分类摆放,并将衣服、帽子等有的可以展示出来,有的可以折叠好后放在柜台上,要求要放得整齐、美观。
三、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一) 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随机对娃娃服装店进行指导。
以娃娃服装店经理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
1、 组织在娃娃服装店工作的幼儿讨论:服装店该有哪些人?并根据幼儿的意愿让他们自由扮演角色进行游戏。
2、 组织幼儿商量如何布置游戏场景(柜台),并进一步引导幼儿考虑如何扩大服装店的影响,如为服装店做广告;如何扩大服装店的规模,满足众多观众的需求,如开设一个服装加工厂等。
(二)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
1、 进入娃娃服装店:你们好!请问你们这里卖些什么呀?有卖小孩衣服的吗?那这里的娃娃服装柜台在哪里呢?(引导幼儿热情接待来店中的顾客)
2、 请问你这是娃娃服装柜台吗?你这里有些什么服装?有什么新货呢?
3、 我想买件一岁小孩穿的衣服,你这哪些衣服合适呢?你能给我介绍介绍吗?
4、 我这件衣服款式、颜色都挺喜欢的,就是觉得袖子太长了点,你说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提出他们可以帮我将衣服拿到他们的服装加工厂改一下的,可以满足顾客们的各种需求。)
5、 我们想买很多件一样款式的服装,你们这儿有吗?(引导幼儿提出可以让他们的服装加工厂设计制作出一批服装来的。
四、组织幼儿围绕游戏主题进行讲评。
五、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娃娃》教案15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布娃娃,学习儿歌《布娃娃》,萌发爱护、关心娃娃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大布娃娃
幼儿每人一个小布娃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大布娃娃。
老师有一个布娃娃,她是老师的小宝贝,你们看,喜欢么?老师要来说一说我的.布娃娃:布娃娃,布娃娃,大眼睛,黑头发,圆鼻头,红嘴巴,你们看她美不美呢?
2、学习儿歌:《布娃娃》
(小朋友,你们愿意来说说我的布娃娃吗?)幼儿跟着老师读儿歌,边读边做动作。
3、引导幼儿爱护、关心布娃娃。
(1)提问:这么漂亮的娃娃,如果她饿了、渴了、热了、冷了、病了等我们该怎么办呢?(喂她吃饭、喂他喝水等)
(2)教师引导幼儿在照顾娃娃的时候该注意那些。
4、引导幼儿哄娃娃睡觉,结束活动。
教师:布娃娃累了要睡觉了,我们来拍拍她,让她睡觉吧。教师与幼儿轻声同唱“摇篮曲”,边唱边拍娃娃睡觉。活动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