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5-07-16 19:33:10
优质公开课教案

优质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质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一)、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二)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三)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一、 下面四段话是同一个人写的,你觉得他应该是怎样的人?

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C、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D、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答案:

二、读课文,体会复杂的情感

1、 解题:你理解的题目的意思《秋天的怀念》是:

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

2、 读完课文你的心情如何?至少用两个词来形容

3、 你感受了“我”怎样的情感?

(1)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 (2)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3)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 忏悔、内疚、痛悔、思念、愧疚等

4、 你觉得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三、质疑有声:

四、延伸阅读:

给身在天国的史铁生或他的母亲写一封信,并写一句墓志铭。(发放关于名人墓志铭的材料)

附:名人墓志铭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对任何一位画家的赞美,又有什么样的语言,能胜过出现在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的.:“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精炼:“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伏尔泰,这位《哲学通信》和史诗《亨利五世》的作者,顺理成章的在专门迎葬伟人的先贤祠里占了一“席”,并受到这样的赞美:“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古希腊大数学家刁藩都的墓志铭:“过路人,这里埋葬着刁藩都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一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如此,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获得了第一个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自从儿子死后,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

杰弗逊是和华盛顿、林肯齐名的美国三大伟人之一,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写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美国空军颁发紫心勋章给麦洛维奇,表扬他在越战中的英勇表现。后来他被发现是同性恋者,于是被解除军职。其墓志铭为:“当我在军队时,他们因我杀害两个人给我一枚勋章,却因我爱一个人解除我的职务。”

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大异其趣的是,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的墓碑上的,却是:“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黄热病病源,声誉日隆、功成名就的他,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亲自深入疫区,终于殉职。在纽约乌兹德伦墓地上的他的铜板墓碑上,刻的是:“生于日本猪苗代,死于非洲哥尔多克斯,献身科学,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

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对自己遗骸、“阴宅”的珍爱,似乎并不在著名的埃及法老之下,法老库孚墓碑上,有令人恐怖的咒语: ……此处隐藏18122个字……?哪一幅是你最喜欢的?

优质公开课教案1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1、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

读生字词

说几句话,用上其中的几个词

3、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 (李广)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

(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的意思)

过渡:李光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卢纶的一首诗改编的,谁能来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评价

过渡: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千年的时空,再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夜晚,跟随一代名将李广将军去夜巡吧!感受他的神勇无比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你喜欢的记号画出来

(一)第三自然段

a,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2)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3)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4)交流(拈、搭、运、拉)

(5)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6)观察课文插图。

(7)说说李广的.形象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8)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9)“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10)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会有什么后果呢?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b、刚才同学们读书读得特别投入,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得进又说得出,是聪明人的读书。不过,学到这,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李广夜巡时,为什么会以为前方有老虎?

(1)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明确: 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二是一阵疾风吹来,树木“沙沙”作响。相机理解“疾风”:“疾风”是什么样的风?你怎么知道“疾风”就是大风,猛烈的风?---------课文后文提示,生活体验,平时积累。出示:疾风知劲草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2)听范读,闭眼想象画面,感受射虎的环境

优质公开课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观看时钟的整点与半点,并尝试探索出其规律。

2、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学会认识整点与半点,并掌握其规律。

难点:

能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幼儿一日生活照片;自制时钟卡片。

2、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针、分针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音乐导入:《时间像小马车》请幼儿入场。

2、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是谁呢?

(二)图文共读

1、鼓励幼儿观察时钟钟面,大胆说出时钟钟面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上一共有12个数字;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其特点。)

2、帮助幼儿回忆时针、分针的不同点。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时钟上有分针和时针,那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呢?它们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粗细的不同特征)

(三)认识整点

1、通过展示部分幼儿一日生活照片感受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2、认识整点

(1)教师通过ppt引导幼儿学会认识整点。

(2)教师通过各种时钟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整点时间的规律。

规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3、请你试一试

(1)教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整点,请幼儿积极参与,说出时间。

(2)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整点,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

(四)认识半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半点的时钟与整点时钟的不同,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半点时间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整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时钟的分针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6)

2、帮助幼儿梳理清楚:半点的时候,时针指向两数字中间时,算数字小的时间。

规律: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半。

3、请你试一试

(1)教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半点,请幼儿积极参与,说出时间。

(2)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半点,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

(五)回顾梳理

小组合作游戏:请你来帮忙

师:“这些时间,小朋友都在做什么事情呢?王老师有点儿糊涂了。请你赶快帮帮我吧!”

1、教师分别出示时间,小组进行讨论。(时间5分钟)

2、小组分享结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鼓励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教师总结,并帮助幼儿体会时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优质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